國際產業動態
陸深度智耀AI研新藥獲紅杉注1.2億B輪融資 冀加速開發臨床應用
2018-10-11

科技媒體36氪報導,內地人工智慧(AI)新藥研發企業「深度智耀」(Deep Intelligent Pharma)已獲得近1500萬美元(約1.17億港元)B輪融資,由紅杉中國獨家投資,新資金將用於業務拓展及醫藥研發上。

深度智耀去年10月成立,總部設於北京,除了上海、瀋陽,該公司在美國波士頓、矽谷亦有辦公室。去年12月已吸引真格基金注意,獨家投資Pre-A輪數百萬美元後,又得到A輪追加投資。

藥物由早期設計到上市,必須經過多期臨床研究,亦消耗大量人力資源,例如查閱文獻、數據編程,加上註冊審批等手續,往往花上10年時間。深度智耀主要以AI技術加速早期藥物探索,以及藥物的臨床研究。

人才跨界融合最大挑戰

深度智耀創始人及CEO李星於北京大學藥學院畢業後,先後於輝瑞、賽諾菲、嬌生等跨國藥企的新藥研發部門任職逾12年,曾主導強生在亞太區的首個AI項目——基於神經網絡的註冊申報資料翻譯引擎。

在創新方式研發藥物方面,內地比外國晚起步,這是因為AI製藥技術門檻較高,亦須收集數據建立培訓系統。李星接受36氪訪問時直言,醫藥專家及AI工程師人才跨界融合,可說是當前的最大挑戰。她指出,現時團隊約有百人,AI及新藥研發人才比例各佔一半。未來業界競爭的重點在於產品質素、落地速度及價格上;市場布局方面,該公司初期會鎖定中國、北美及日本,繼而逐步向全球各地擴張。

系統有助產業節省成本

輝瑞、GSK、強生、羅氏等業界巨擘近年在AI製藥動作多多,癌症是全球最致命的疾病之一,輝瑞2016年夥拍IBM Watson,利用後者的超級電腦運算力,包括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NLP)及其他認知推理技術,加快腫瘤免疫療法的研究進程。

美國藥品研究與製造商協會(PhRMA)的數據顯示,研究及成功開發一種新藥物,平均成本需26億美元(約202.8億港元)。

根據TechEmergence的研究報告,若AI令新藥研發成功率由12%提升至14%,整個生物製藥產業將可節省數十億美元。

(香港信報)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