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遠距醫療瞄準未來健康關鍵 產官學研共聚焦AI+5G
2020-07-02

在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舉辦的數位健康發展關鍵趨勢論壇上,生策會副會長楊泮池分享,未來精準從過往的醫療走向健康發展的趨勢,也都基於過去精準醫學的治療,發展出早期診斷與發現。針對智慧醫療未來發展,科技部部長吳政忠分析,由於近3~4年來AI開始落地,發展成熟的醫療物聯網系統,期待加上台灣正開台的5G資通訊傳輸科技,醫療與科技人才能有效整合。

從歷年生技產業 看見藥廠與技術發展

吳政忠分享,2016年開始主持每年9月的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三大類別包括藥品、醫材、健康福祉;隔年邀請羅氏副總裁來台演講時也發現,大藥廠經營型態開始改變開始,尤其過去臨床一二三期都是藥廠自己做,現在開始與外部公司合作,2017年BTC也請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分享人工智慧(AI),2018年請資通訊(ICT)產業分享對於智慧醫療產業的動態,都發現科技人對於醫療也相當有興趣和投注不少時間研究。2019年台灣也逐步發展出「精準健康倡議」(Precision Health Initiative)的概念,此外,特別提到2019年Bio Bank也已與31家台灣中小型機構連結,精準健康更有機會落實。

醫院醫師最瞭解體系流程當中哪些部分可以精進,要改變的內部服務,現在也能夠結合數位方法,讓整體產業服務變得更符合人性。吳政忠坦言,若是沒有經過疫情洗禮,也不知道原來台灣製造業可以彈性組成口罩國家隊,未來呼吸器發展也能夠在醫材顧問、醫療院所等專家協作和輔導之下,讓台灣智慧醫療產業能夠更加發光發熱。

希望增加健康壽命 需整合慢性病照護與回應由下而上的需求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合夥會計師林玉寬分析,21世紀人類更加長壽,台灣2018年平均年齡81歲。傳染病死亡率下降,反之,慢性病則大幅提升。全球2018年平均健康壽命63歲。提升健康壽命,也成為各界主要目標。另一方面,亞馬遜(Amazon)香港暨台灣總經理王定愷分享,新經濟由下而上的驅動,也與過去上而下不同,包括許多的爆紅事件與需求驅動如防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北醫)院長陳瑞杰分享,以前的遠距醫療是有也不錯(Nice-to-have),然而未來生活型態的改變,都會變成必須的醫療服務(Must have),也分享目前北醫門診10%病人與急診20%病人不回診了,同時認為遠距醫療將能快速超越時間與空間提供服務,打破院內院外空間、場內場外、同步或非同步的線上線下整合。針對疫情,希望藉由許多智慧醫療服務,落實肢體零接觸、防疫與照護零距離。

(原始網頁,DIGITIMES蔡騰輝)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