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覓後疫金雞 台杉逆勢投資生技
2020-08-03

後疫時代產業重新洗牌,台杉投資瞄準生醫產業前景,逆勢加碼布局,目前除了已投資藥華藥、炳碩、Regenacy Pharmaceuticals等台、美五家生技公司外,也積極規畫在下半年募集第二檔以創新醫材為主的生技基金,規模約10~15億元。

新冠疫情持續上演,目前全球確診人數已突破1,780萬人,死亡人數也逾68.3萬人,在各國因封境造成經濟、產業投資停滯,生技產業的臨床和投資案的進度也備受衝擊中,台杉生技則逆勢持續布局。

就初步統計,台杉生技基金今年已陸續投資台、美5家公司,除了藥華藥是參與其增資外,炳碩、Regenacy Pharmaceuticals等都是新創公司。

創立於2016年的炳碩,是結合機器人平台與AI大數據,專注於解決脊椎與骨科微創手術相關之臨床未滿足需求,原技術由台大副教授顏炳郎實驗室技轉而來。

台杉生技基金合夥人沈志隆表示,台杉投資原計畫安排炳碩生醫團隊於3月前往美國德州醫學中心新創中心(TMC Innovation Institute)的加速器TMCx,與進駐該加速器的國外新創團隊交流,不過因疫情影響,已規畫的拜訪活動皆已改為線上進行。

沈志隆表示,台灣擁有ICT(資通訊)和BIO(生技)最優秀人才,雖然很有機會在精準醫療和數位醫療領域中脫穎而出,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創新醫材」和「新藥」搭配,否則會流於「對症」卻「無法下藥」的窘境,最關鍵的醫材和藥品解決方案還是仰賴國外廠商。

沈志隆表示,近年來,生技產業結合先進應用材料、光電與電子技術、資通訊科技與精密機械科技等,從突破式創新、開發高附加價值醫療器材的角度切入,無論是醫療治程改善、症狀監測、精密且精準醫材設備研發,已是國內外生技產業新趨勢。

另外,台灣也在科技部、中研院及各醫學大學的投入下,產、學、醫共同合作打造出醫材產業生態聚落。台杉生技基金下半年也將啟動募集的基金,初步規模約10~15億元,將鎖定創新醫材領域,除了是要扶植國內創新醫材團隊,也將結合台杉現有的國際資源,協助國內醫材團隊走向國際市場。

沈志隆:讓台灣當全球第二研發中心

新冠疫情全球爆發,台灣因防疫成功打響全球知名度,台杉投資生技基金共同合夥人沈志隆表示,在各國生技業臨床、開發案面臨停滯壓力中,台灣應趁此機會,打造為第二研發中心,廣納全球生醫公司進駐,開啟後疫下的新商機。

沈志隆表示,三期臨床需要大數量的受試者人數,以台灣市場的規模是較難執行三期臨床,但一、二期臨床是安全性和初步療效的驗證,以台灣的醫療水平和臨床、研發能量,都是獲得美國FDA機構認可,因此,台灣應掌握此黃金時機,讓國際各新藥和創新醫材公司來台灣進行臨床前或一、二期臨床驗證,而國內的資金和創投也可參與這些來台開啟臨床的新創公司投資,創造產業新能量,並接軌國際。

為了吸引新創公司投資,據了解,韓國、澳洲、新加坡早已有專案研發資金的補助,沈志隆認為,政府應祭出優惠政策,鬆綁外人投資等租稅等法規,招商引資,如此才能讓具能量的新創公司和資金來台投資。

沈志隆認為,新冠疫情已衝擊各行各業運作,醫療生技產業不只是經濟數字受到影響,更會造成如蝴蝶效應的負面後果,因為醫藥生技在研發、上市前需要長期、大量的臨床試驗數據支撐。

例如新藥研發,臨床試驗數據是最重要的關鍵及基礎,但現在各國鎖國、醫療體系資源集中承載肺炎病患,都會直接、間接影響已經展開或是準備進行的新藥臨床試驗。

沈志隆建議,台灣的醫療水準及能力在此波防疫受到國際高度關注及肯定,台灣的醫療及學研單位應把握機會,更進一步盤點可提供的臨床研究能量、驗證技術、項目開發專長等,讓台灣成為國際藥廠在新藥開發、臨床試驗的據點,藉此串接更多國外新藥開發來台。

(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