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投資生技困境多 科技大老籲政府整合
2020-09-04

廣達集團創辦人林百里、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研華董事長劉克振今年在BTC會議上都表示,醫療領域所需要的解決方案太專業、又太分散,建議政府帶頭,讓ICT(資通訊)和BIO(生技)組成具整合性的聯盟,創造台灣生醫業的利基。

林百里表示,精準醫療需要醫師和工程師的合作,但醫療領域所需要的解決方案,對他們來說太過分散,每一項又很專業,工程師的思維能夠設計製作出複雜功能的儀器,但使用上也會比較困難,而醫師又欠缺工程師的專業設計能力,因此,最好能夠由政府領軍,促進雙方的溝通,組成最佳聯盟來打世界盃。

施振榮回應林百里的意見,他指出,台灣的電腦、半導體發展促成了全世界的典範轉移,雖然歐美的研發比較強,但少了台灣的高品質量產,他們的商品也難以商業化,以Apple為例,少了台積電和台灣其他公司的支持,也很難推行到全世界。

施振榮建議,衛福部應從管制部變成發展部,從過去的管制進化為有效管理,再推波產業發展。他提出實踐智慧醫療的「新微笑曲線」理論,旨在「共享」現有的有限資源為始、以用戶的「體驗」為終,採用設計思考,來研發、探索新的商業模式,進而實現共享經濟、體驗經濟,從以外銷為主軸,轉變成內需帶動外銷的發展模式。

施振榮表示,台灣過去在全世界主要扮演B2B的代工角色、不直接面對消費者,但如果要發展B2C,預計還要50年以上才能真正建立,也需要更多醫界的參與。而現階段台灣可以B2B為主,但長期需以強化B2B2C為策略,以品牌形象貫穿到消費者,才能創造更高的無形價值。

另外,劉克振則認為,智慧醫療需要跨界合作,建議政府推動先進智慧醫療特區,以提供國內產學研醫的共同實驗場域,並且促成醫學中心與和業共創智慧醫療整合新事業。

劉克振認為,台灣的智慧醫療事體皆偏小,建議複製當年台積電創立模式,由政府投入資金、法人投入人才,給合企業助力台灣生醫產業成長。

(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