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後疫情產業布局 呂正華:高韌性供應鏈是趨勢
2020-09-17

面對後疫情時代的產業轉型契機,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呂正華16日指出,「高韌性的供應鏈」為廠商必須面對的重要新課題,過去以「效率掛帥」的供應鏈將轉變為「韌性優先」,供應鏈將重組,並朝區域化、本土化、分散化,已是必然趨勢。

呂正華昨(16)日出席由經濟日報主辦的「產業戰略高峰論壇」,並以「疫情之後的產業政策」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呂正華一開場即以熱力學第二定律「熵(Entropy)」,它表示動態系統中的混沌程度,來形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帶來的突發性破壞和災難影響,以及對我們的社會、經濟和生活方式帶來挑戰。

儘管台灣在疫情方面控制的相當好,但仍無法置身於這場全球經濟風暴之外,呂正華指出,根據經濟部統計處的資料顯示,我國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上半年出口金額均創歷年同期新高,但傳產貨品出口則是持續萎縮,表現兩極化。不過,今年第2季製造業國內固定資產增購金額為3,475億元,季減0.3%,但年增4.5%,寫下連8季正成長的紀錄。

不過,呂正華也提到,像是歐洲單車狂賣、遠距辦公教學帶動筆電銷售成為新常態,則都讓台廠零件廠商受惠,有望迎來另一波成長潮。

此外,呂正華還指出,包括:建立更短更分散的供應鏈體系、生技及醫材產業研發 、防疫科技產業 、加速發展數位與遠距應用,以及與國安相關的戰略型產業,也都是疫情影響下的產業商機。面對疫情之後的產業布局,呂正華表示,山不轉、路轉,改變才能適應變化。

呂正華強調,藉由供應鏈重組,可望提升台灣在國際與區域中角色,台灣將從CP(Cost Performance)到TP(Trust Performance;Taiwan Performance),讓世界各國認識台灣製造,是優質的產品,也是可以讓客戶「信任」的產品。

因此,呂正華鼓勵廠商不僅應將高階價值活動移回台灣,強化台灣在營運總部的定位,也應採取全球布局,成為國際可信賴的供應夥伴,經濟部並將持續引導產業加強「數位轉型」與「設計加值」, 提升企業設計位階,結合經營策略,發展設計領先型企業,這些都是經濟部所擬定的疫情之後的產業政策。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