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唐獎國際大師生技醫藥論壇 3得獎人視訊談COVID-19治療挑戰
2020-09-23

「2020唐獎國際大師論壇-生技醫藥場」22日於成功大學醫學院舉辦。受制新冠肺炎疫情影響,3名得獎人透過跨海連線、視訊演說、線上提問等方式,分享各自過去半世紀鑽研於細胞激素基礎研究及自體免疫疾病治療歷程,並探討「細胞激素風暴」對COVID-19重症患者的影響及目前試驗中效療進展。

唐獎國際大師論壇生技醫藥場由唐獎教育基金會、成大及實驗生物學國際組織共同主辦;論壇主題「修復過度活化的免疫系統,從自體免疫疾病談到細胞激素風暴」,由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閻雲和成大講座教授蔡少正共同主持,也邀公元2014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與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詹姆斯.艾利森(Dr. James P. Allison)及本庶佑參與座談。

三位唐獎生技醫獎得主為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總校教授查爾斯.迪納雷羅(Dr. Charles Dinarello)、英國牛津大學教授馬克.費爾德曼(Dr. Marc Feldmann)、日本大阪大學前校長岸本忠三(Dr. Tadamitsu Kishimoto)。

迪納雷羅表示,COVID-19疫情爆發時,學術界開啟競賽,積極找出人體免疫系統在COVID-19疾病患者身上作用情況,他推測這疾病病理學來自大量發炎,甚至可能造成器官損害,即使病毒不再威脅,細胞激素風暴仍會持續在體內肆虐。

現今治療COVID-19疾病使用Anakinra(阿那白滯素注射劑)藥物試驗共14個,其中一個在義大利進行的隨機安慰劑控制試驗具指標意義;另外,REMAP-CAP大型試驗、canakinumab(卡納單抗)藥物和已通過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核准的口服抑制劑OLT1177,迪納雷羅抱持正向看法。

費爾德曼指出,年初疫情剛爆發時,自己開始研究抗腫瘤壞死因子(anti-TNF)藥物是否能應用在這波疫情治療;研究發現,病患體內有相對高濃度腫瘤壞死因子,甚至比類風濕性關節炎還高。已施打抗腫瘤壞死因子藥品的發炎性腸道疾病病患們或其他類型關節炎病患們,若染上COVID-19疾病,病情較樂觀,會持續探索抗腫瘤壞死因子新穎療法。

岸本忠三說,他進行COVID-19體外研究,發現血管內皮細胞被活化後,介白素-6(IL-6)、介白素-8(IL-8)和MCP-1濃度大幅上升,而內皮細胞活化也會造成PAI-1濃度升高,進一步引發血管受損,而IL-6受體抗體可完全抑制IL-6、IL-8、MCP-1與PAI-1。

(工商 記者彭暄貽)

【影音】2020 唐獎大師論壇-生醫場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