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楊育民生技夢 韌力生物首輪募爆8億美元
2021-01-18

新冠病毒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不少大型投資案大都已停擺,但旅美生技專家、前羅氏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與全球知名的生物技術風險資本大咖羅伯特.尼爾森(Robert Nelsen)等國際大咖,卻逆勢創立韌力生物製造公司,且首輪募資即達8億美元(約224億台幣),改寫生技製藥史新高紀錄,引起全球生醫業界矚目。

台北市前市長楊金欉之子楊育民表示,韌力將打造成為生技業的「台積電」,計畫大力投資高深強大的技術,以製造未來包括基因療法、細胞療法,病毒載體,疫苗、蛋白質、抗體等最新的複雜藥物,解決這些新趨勢藥物生產製造和昂貴藥價的困境。

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理事長張鴻仁指出,韌力是生技業的「新創獨角獸」,美國近年正興起給予「新創獨角獸」的龐大資源,只要專家認同,資金幾乎都是一次到位,首輪募資大都由5億美元起跳,楊育民的起手式就能衝破8億美元,確實是為新冠肺炎風暴的壓力鍋中,打了一針令業界振奮的強心針。

生策會副會長楊泮池表示,韌力的構想是三年前楊育民對台灣生技業界的建議藍圖之一,以美國的資金、法規、市場、技術和人才,結合台灣的人才、自動化和半導體供應鏈、生醫實力,只要法規和政策支持,將能跟進韌力打造不同領域的「生技業的台積電」。

楊育民指出,對普通藥物而言,研發複雜性有80%在於臨床開發,可是在發明細胞和基因療法後,研發製造複雜性就被顛倒了,現在的新藥複雜性大概80%是製造,而只有20%是臨床開發部分,這是韌力創立的最大動能。

楊育民表示,韌力8億美元的資金來自各路重磅機構,除了他和Nelsen創辦的雅琪創投(ARCH Venture Partners)外,灣區高科投資公司8VC、谷歌創投(Google Ventures)、Alphabet、NEA和許多共同基金、大藥廠、基金會都是投資者,預期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後續資金加碼。

韌力董事會陣容也十分強大,尼爾森是創辦人董事長、楊育民為創辦人副董事長兼技術長、Rahul Shanghvi為執行長、Sandy Mahatme是營運長、Rich Stoner為科學長。前亞馬遜網絡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全球負責領導人之一的門馳克(Elliot Menschik)為首席數位科學官。

此外,包括比爾蓋茲基金會的前首席執行官戴斯蒙德·赫爾曼(Susan Desmond-Hellmann)、美國前食藥品管理局(FDA)局長戈特利布(Scott Gottlieb)、前參議員和前內布拉斯加州州長凱瑞(Bob Kerrey)、諾貝爾獎得主阿諾德(Frances Arnold)、普渡大學校長丹尼爾斯(Mitch Daniels)、前Cardinal Health首席執行官巴雷特(George Barrett)和In-Q-Tel的首席執行官達比(Christopher Darby)等國際知名人士,也都是韌力的董事成員。

楊育民表示,韌力正在吸引世界級專家和招募組建一支強大的生物技術製造團隊,投入大量研發資金來更有效地製造由病毒(例如基因治療)或遺傳材料(例如新冠狀病毒Covid-19疫苗)或患者自己的細胞產生的高效新藥。

如果用電子產業來做比喻:韌力可以與生產蘋果電腦iPhone的台積電和富士康比較;也可以和亞馬遜雲端技術(Amazon Web Services AWS)比較,AWS大約占有所有雲端計算市場的近一半。

電機出身...楊育民屢創生技奇蹟

前羅氏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一直都在生技產業創造奇蹟!以一位完全沒有生化背景的電機博士,跨足製藥產業,他自創在生醫界被譽為半導體界「摩爾定律」的「楊氏定律」、提升巨諾(Juno)的細胞製程,現在又募資8億美元創立韌力生物(Resilience),極力打造基因療法和細胞治療的「神丹」,在在都領業界驚艷不已。

來自政治家庭的楊育民,父親是前台北市長楊金欉。楊金欉原任職於台電,因為被曾任行政院長的孫運璿賞識,一路拔擢,從省政府建設廳廳長、高雄市長到台北市長,1985年5月他被診斷得了癌症後,退任市長,轉任總統府國策顧問。

楊育民畢業於交大電機,拿到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後,進入奇異電機(GE),從研究部門技術到負責工程自動化管理。由於控制工程的專長表現優異,而後進入默克(Merck)製藥負責藥廠自動化,從此開啟他神奇的生技之旅。

他歷任過Merck、基因科技(Genentech)、羅氏等國際知名大藥廠,是華人在國際大藥廠擔任最高位階的人士。

楊育民在基因科技擔任營運副總裁的五年內,將公司產值提高到400%,而讓基因在2009年出版的財星雜誌,躋身一百大企業排行榜的第七名。

其自創的「楊氏定律」,讓每公升單株抗體產量,大約每四年會提升一倍,相當於半導體界的「摩爾定律」,此一戰績表現,更讓他在羅氏購併Genentech後,被拔擢為全球技術營運總裁。

2014年尼爾森(韌力創始大股東)協助創立巨諾新藥公司(Juno Therapeutics)開發細胞療法,雖然Juno細胞治療技術一路往上走,但在生產製造卻遭遇重重困難翻了個大跟斗!為此,2017年Juno聘請楊育民擔任技術營運長,翻轉Juno細胞製造功能的危機,在製程大舉改良後,2018年Juno以90億美元的高價出售給Celgene。

最新基因療法和細胞治療等新科技,非常昂貴也是非常不容易製造的藥物。楊育民此次結合國際大咖募資8億美元創立韌力,即是希望新型藥物和療法等「神丹」能平民化,無需傳統製造的麻煩和高價。

(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