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遠距醫療需求提升 台灣數位醫療怎麼走?
2021-02-01

台灣遠距醫療產業已有不少新創團隊從皮膚科、家醫科、身心科等等領域推出B2B與B2C的服務,而因為從不同科別應用出發,也面臨不同的法規、技術、藥品、個管的配套,針對不同科別的不同流程與配套,台灣遠距照護服務產業協會(TIAT)理事暨標準認證組召集人李友專表示,定義與區分遠距諮詢和遠距醫療、遠距會診的兩端人員訓練、重塑科技產業對於數位醫療的價值體系與思維都是推展遠距醫療的關鍵。

疫情降低門診 遠距醫療如何效率化健保經費?

在遠距醫療和遠距諮詢的定義上,除了現在疫情的緣故,造成過往不曾出現的狀況,醫院門診降低了30%,而為了減少感染可能,未來是否各大醫療院所都應該先遠距諮詢,進行線上檢傷分類後,若真的有需要,再到醫院來看病,這樣兩層式的醫療照護,或許也能大幅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同時,若是輕症都跑到急診去看,也必須祭出懲罰性費用,也才有機會真正舒緩醫療人員的負擔,否則台灣1年有3億6,000萬次門診,平均一人超過15次,相較美國僅4次,如此龐大的就醫次數,著實造成醫療人員工作很大的負擔。同時也分享台灣感冒輕症的健保經費為新台幣200多億元,是否遠距醫療都有機會來協助效率化運用健保經費?

遠距醫療D2D2P vs. 遠距諮詢D2P

除了定義以外,李友專認為現在大多數人認知的遠距醫療是D2D2P模式,即Doctor(舉例來說眼科專科醫師) 2 Doctor (家醫科醫師) 2 Patient(糖尿病人)的模式,同時如果是遠端,兩邊的設備、傳輸管道是否安全、數據收集與分析是否也符合個資;又或者醫師、病人對於遠距醫療器材是否熟悉與懂得操作?

目前1億元的遠距醫療健保給付,原先的當地醫師沒有多賺錢,500元的獎勵補助是給與遠距那位協助會診的醫師,或許也是產業正在嘗試,看看怎麼樣的給付金額與模式,能吸引哪些生態成員共創;然而,遠距醫療D2D2P應該不會有太大量的業務,反而是遠距諮詢D2P模式,即Doctor 2 Patient才比較可能會是大規模,可以是複診、也可以是輕症諮詢,或是D2N2P,Doctor 2 Nurse 2 Patient等。

建議台灣遠距醫療切入軟加硬 拉高醫療即FDA認證門檻

另一方面,COVID-19(新冠肺炎)持續全球肆虐,即便疫苗研發速度快,但仍舊無法跟上病毒變異,以及面臨疫苗分配不均的年代,遠距醫療需求激增,李友專認為台灣在遠距醫療服務生態當中,較難做軟體代工,台灣真正要扮演的角色,一定要軟加硬,都是因為軟體很難直接進入異國的醫療生態系,再加上,生態系越大、越複雜的地區,如美國才有制定規則的權利。

台灣或可從攜帶式的醫療硬體與AI軟體整合的儀器著手,如不需點散瞳劑的眼底鏡,同時也提醒,若是要透過App,也必須進入科技大廠的應用程式生態系,才有可能融入當地市場。

舉例來說,開發出一款App,經過臨床試驗證實對疾病緩解與治療有效果,甚至經過美國FDA認證,如用手機照光,照亮環境與用戶,可以降低憂鬱症,包括如何照、照射的劑量、照的角度、時間長度都必須明訂,說不定有機會能推展到全世界,然而,這數位醫療產業的供應價值體系都與ICT不一樣,也需要科技業與醫療業共同持續努力才有機會達到。


在遠距醫療(Telemedicine)、行動健康(Mobile Health)的產業發展上,台灣許多法規、技術、臨床人員、教育訓練、人民的意識提升上都正在努力推動當中,針對台灣遠距醫療的發展,台灣遠距照護服務產業協會(TIAT)理事暨標準認證組召集人李友專分析,台灣未來需要從防弊,逐漸走向興利,同時也給予遠距醫療2021年有1億元新台幣的健保給付給予肯定。

疫情改變了醫療服務需求和模式

從全球趨勢來看,遠距醫療(Telemedicine)、遠距諮詢(Tele Consultation)已成為日常醫療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以現況觀之,台灣是一個長期遠距醫療極度不發達的國家,相較之下,澳洲、美國、英國、中國已發展了一大段;一方面是因為地狹人稠、醫療可近性高,使得台灣人覺得自己不需要遠距醫療,但李友專認為,雖然地小,但交通不一定比較順暢,「加拿大1小時可以開60公里,台北市1小時可能只能開5公里。」也可看出物理上的距離短,但是交通時間不一定比較近。

好的開始 1億元新台幣的遠距醫療健保給付

以目前的健保遠距醫療試辦計畫的50個偏遠鄉鎮來看,法令上雖然比較沒有重大的改變,然而健保願意給付,也算是前進一大步了,也因為政府開始正視,產業也需要開始努力來推廣與導入,也希望在2月1號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辦的台灣遠距醫療的未來研討會上,從遠距醫療與醫療人工智慧的角度,與各界共同交流與討論產業發展未來,更希望能匯聚如醫院、醫療人員、民眾、廠商、政府人員等各方利害關係人的建議。

台灣未來想要發展的遠距資訊、行動健康、遠距諮詢,必須先將形象與道路架構出來,同時也分享美國的遠距醫療照護現況,就是病人打一通電話,醫院電腦查到有這個人,醫師即能給予例如「藥品兩顆改吃一顆,處方會直接到藥局,您可以直接去藥局領」的指示,醫病兩端互相信賴,即能有很方便的遠距醫療照護環境;相較之下,台灣比較多的防弊限制,也期望未來有更多方便與制度安全的平衡調整,就是需要生態系當中成員來凝聚共識,進而逐步接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若干錯誤,甚至有細小弊端,但是不怕錯,而慢慢開展遠距醫療。

遠距醫療興利配套 從醫病流程數據資安做起

要走向興利,就必須有更多的配套措施,李友專舉例,合法的遠距醫療,醫病互動的過程要錄音、錄影存檔於某個地方,未來有醫療爭議,要分析的時候,就可以提取出來檢視。在這樣的基礎上,還需要將過程加密、儲存空間的資訊安全防護,要讓醫病聯繫的過程安全,不會被竊聽;而儲存下的數據,要保留一定的時間,就類似現在醫療院所的病歷要存7年的概念。

(原始網頁,DIGITIMES/蔡騰輝)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