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觀念平台》台灣應以全球併購轉型升級
2014-08-29

2014是全球併購高峰年,不僅歐美或亞洲,併購金融都創下自金融海嘯以來的高峰。主要因素包括全球經濟景氣復甦,以及高科技交易金額大幅成長。

亞太地區交易主要來自中國大陸。中國今年迄今併購交易總額達1,766億美元,較2013年上半年增長47.4%,創歷史新高。這標誌著自1982年有記錄以來,中國企業參與的併購交易活動最為活躍的半年。雖然整體併購金額有大幅飆升的態勢,但大陸企業海外併購的節奏稍有放緩,主要是因為能源相關併購減少,但類型更多元化。

在此同時,台灣整體的併購市場,卻不如以往。根據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的調查,過去12個月台灣併購的總件數和金額,較前一年度均有下跌,這並未包括剛剛宣布的頂新對中嘉寬頻670億元之收購。

最近中國清芯華創投資宣布將公開收購矽谷影像威測器大廠豪威(OMNIVISION)。豪威是台積電代工合作夥伴,清芯華創是中國大陸剛成立,規模達1,200億人民幣的國家級產業基金。在此同時,國外研究單位最近建議英特爾在2至3年內併購聯發科,以提高其在行動通訊晶片市場市占率,和高通一爭高下。這代表不論歐美或中國,未來在半導體產業均有強烈的併購慾望。基於以上理由,不管站在防守或進攻立場,台灣企業均應該積極利用併購來壯大自己。

全球併購這幾年起了很大變化,有一些新的趨勢,第一是亞洲國家走出去。中國大陸企業正積極進行全球併購,不論是高科技或傳統產業。聯想對IBM伺服器業務的收購,最近得到美國商務部批准。去年中國最大的豬肉供應商河南雙匯結合私募股權基金,以72億美元併購美國也是全球最大的豬肉公司史密斯菲爾德。這類型的併購主要動機是為了打造全球產業龍頭,會帶動供應鏈重組,對於台灣影響巨大。

第二是對早期公司的併購。以往的併購以成長和成熟階段的公司為主,但互聯網興起、新技術發展以及產業快速整合改變了這個趨勢,在美國矽谷或以色列,許多新創公司成立不過2、3年就被高價併購。由於創新速度太快,即使是谷歌、臉書也沒有足夠多人才發展新技術,於是改用併購,龐大市值就是換股本錢。有些新公司甚至放棄上市,成立初期即等著被併購,臉書以190億美元收購成立4年的WHATSAPP重新定義了併購規則。亞洲對新創事業投資最積極的則首推香港富豪李嘉誠。

第三是生態體系式布局。網路經濟發展的腳步太快,單純投資價值鏈某一部分沒有效果,慢慢布局又緩不濟急,這幾年生態體系式的投資盛行,一次布局所有相關領域,除了透過併購,也搭配少數股權投資,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即將在美國上市,過去半年其動用幾十億美元,進行瘋狂併購,涵蓋電子商務、O2O、傳媒與影視,打造互聯網全方位生態。

第四是跨業投資。三星最近收購SMARTTHINGS,正式進軍物聯網。SMARTTHINGS是智慧居家控制平台,能和所有智慧裝置溝通。去年三星也靠一系列併購成功跨足醫材領域。

台商的問題是規模太小,企圖心不足,思維老舊,總依賴傳統方式內部成長。面對變局,台灣企業必須以全球併購當作新的成長策略。一種方式是被外商整合,如VISHAY併購IC設計公司凌耀,共同做大市場規模;要不然亦可反向收購外商,外國私募股權基金非常願意支持台商的全球併購,經濟部計畫成立的「產業再造基金」也可以協助台商走出去。如果不趁現在徹底轉型,等到中資遍布全球,台灣企業會連被整合的剩餘價值都不復存在!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