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蛋白質藥、學名藥 一決高下
2009-09-23

工商時報【杜蕙蓉/台北報導】 2009/9/23

隨著歐美國家積極以學名藥取代品牌藥做為醫改政策的最大良方,預估今年學名藥全球市場總額即高達678億美元,2010則更達742億美元,吸引全球興起一股學名藥熱潮;但另一方面,則基於化學藥的分子結構幾乎都已分析完畢,無太大成長空間,蛋白質藥則以後起之秀的態勢,掀起藥廠爭相投入,分食5年內可望創造的10億美元大餅,決戰點在2014年。

力主卡位蛋白質藥的東洋製藥董事長林榮錦認為,過去藥品研發都是鎖定以化學藥為主,但在所有的化學結構都已被分析完畢後,現在化學藥也只能是對結構體稍為修改而已,無法再研發出更具療效的新藥,而蛋白質藥等生技製藥則是近年新興的新藥,每年在FDA申請認證的新藥正急遽成長,可以確定高門檻的蛋白質藥的時代確實已來臨。

林榮錦說,國際製藥大廠的暢銷專利藥物在2011年將會達到高峰,2014年以後幾乎就沒什麼專利藥了。

表面上看,學名藥目前是維持每年約10%的成長率,但實際上,當所有品牌藥專利一過,所有藥廠都可生產學名藥,藥品必然大幅砍價下,藥廠無利可圖,加上現在所有新流行、有效的抗癌、標靶藥幾乎都是蛋白質藥下,國內藥廠若不積極跨足此一領域,未來必須支付的昂貴藥價,將不是尋常百姓所能負擔的。

以國內目前約160家的藥廠來看,林榮錦認為,未來大概只有5-10家的藥廠可在學名藥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其餘若不轉至特殊型用藥或新藥發展,則約有30家藥廠可能面臨關閉的命運。

力倡應積極發展學名藥的永信藥品董事長李芳全則表示,國際製藥大廠暢銷專利藥物將於2011年達到高峰,未來學名藥的成長動能將十分驚人。

據統計,美國在2008年學名藥市場規模達307億美元,歐巴馬上任後,對學名藥採取開放鼓勵政策下,預估今年的商機將達322億美元,到2011年即可逼近399億美元,2013年的高峰水平則可達495億美元,此龐大的市場規模,國內藥廠應聯手卡位,創造利基。

李芳全表示,學名藥的成長動能十分驚人,以2007年全球學名藥銷售之冠teva藥廠,當年度的營業額即高達94億美元,年增率11.9%,其淨利率高達20.7%,而排行第三的德國Merak KGaA營業額63.1美元,淨利率更高達51.7%,足見學名藥儘管競爭激烈,依舊「有利可圖」。

不過,由於學名藥競爭激烈,藥廠間也掀起了併購潮,最有名的是2008年印度藥廠Ranbaxy被日本第一三共以46億美元收購,創下印度有史以來的最大收購案,而第一三共亦因併購效益,也於去年躋身全球前十大學名藥廠。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Merak KGaA以133億美元併購歐洲最大生技公司SeronoSA,推波營收呈現倍數成長,不過,而後Merak KGaA卻將學名藥事業出售給Mylan,彰顯其積極跨足生技製藥的決心。

就現況來看,國內蛋白質藥和學名藥的激戰,大概分成兩大陣營,蛋白質藥以東洋和中天為主,而學名學則首推中化和永信,在各家公司都積極尋求藥品認證,並布建海外市場下,2014年的決戰可能也是國內生醫產業的分水嶺。

【 原文網址 https://n.yam.com/chinatimes/computer/200909/20090921709061.html 】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