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疫情催生新需求 產業發展條例首度納入數位醫療
2020-10-12

疫情催生數位醫療新概念,經濟部修訂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其中首度將「數位醫療」納入適用租稅範圍,搭配5G與人工智慧(AI)新型技術,有望助攻資訊與醫療兩大產業發展。

工業局副局長楊志清表示,遠距醫療在疫情時期興起,帶動需求旺盛,如今台灣正好在發展5G技術,更可以發揮充分應用;另外,AI能輔助醫師做更精確的判讀,甚至各種穿戴式裝置也能蒐集相關資訊,當數據累積到一定程度就能成為資料庫。

看準大環境趨勢,經濟部「提前部署」將數位醫療放入新條例中。

針對數位醫療定義,初步方向是必須結合大數據、雲端、AI等,且要有創新性,因研發軟體的時程很長,對廠商而言也非常燒錢,不過,台灣許多電子廠有針對數位醫療軟體進行開發與應用,這也是台灣未來能發展的地方。

官員舉例,像是偵測腦中風的軟體與ICT結合,進而成立學習模組,假設某一個人懷疑自己腦中風,透過該軟體就能很快偵測腦中出血情況,也能幫助醫師快速判斷與處置,像是要不要即刻開刀,或可再觀察等等。

另外,歷經八仙塵爆事件後,經濟部這次修法將「再生醫療」適用具體化,希望藉此大幅提升業者投入的意願。

楊志清表示,八仙塵爆案件讓許多民眾在一夕之間燒燙傷,同時間需要大量表皮,細胞培育技術自然成為重中之重,然而,技術不是「說有就有」,必須平常就做好準備,一旦有需要,才有能量。

楊志清說,這也顯示出台灣若能有自己的研發能量,對產業絕對會是正面的。

經濟部官員進一步表示,再生醫療在應用上有很多發展潛力,而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多已著手進行,只是各國在發展時所推的政策有所不同,台灣部分業者也有借鏡他國經驗來研發。

官員說,當業者用自己的錢去摸索、嘗試時,政府也能有點力道支持,否則研發期程真的太長,若缺乏鼓勵,難以發展。

經濟部擬納個人股東租稅優惠

生技發展條例將於明年落日,經濟部延續動能將提出新條例接棒,適用範圍首度納入數位醫療。原有獎勵措施均保留外,最大亮點在於新增個人股東租稅優惠,但財政部尚未點頭答應。

2007年公告上路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將在明年底落日,為繼續扶持生技產業,經濟部打算推出新條例,名為「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預定實施至2031年底。

這次修法的重點在適用範圍新增「數位醫療」與「其他策略生技醫藥產品」,其中又以數位醫療備受關注,希望透過租稅優惠讓資訊與醫療兩大產業結合形成強強聯手,打造出新型醫療產業。

此外,經濟部擬增加租稅優惠,規劃納入個人股東相關租稅優惠。

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楊志清表示,生醫產業在藥物部分投入時程長,從研究到成品上市耗費時間至少7年起跳,10年以上的也有,產創力道沒那麼充足,需要政府支持。

站在扶植生醫產業的立場,經濟部希望原有的租稅優惠在新一波條例中能維持,股東投資抵減部分,則能新增個人股東。

楊志清說,產業發展需要資金挹注,正因為生醫產業研發時程長,所以更需要資金不斷投入,目前設計機制為,個人股東若要享有投資抵減優惠,資金投入至少停留3年,不能短進短出。

經濟部官員說明,設計3年機制,除了希望資金進出不要太快以外,也擔憂設限太久的話,會沒有人願意投資,失去美意。

不過據了解,財政部對於經濟部擬新增個人股東租稅優惠,截至目前尚未點頭答應,官員表示,正在全力爭取中。

此外,新條例將保留現有獎勵優惠,包括技術股與認股權憑證緩課、研發折抵35%營所稅、法人股東投資折抵20%營所稅。

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指出,台灣一定要發展生醫產業,將盡快修改條例促進相關產業升級及投資合作,她也透露,晶片大廠輝達(NVIDIA)曾當面表示「台灣的醫材產業未來大有可為」,政府也應提供資金、技術、人才面等優惠。

(中央社 記者梁珮綺)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