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廣達三大布局!林百里:以「牛龜哲學」推動智慧醫療
2021-03-30

在新冠疫情的催生下,台灣遠距醫療的推動正加速推動。林百里領軍的「廣達QOCA智慧醫療服務」已是全台醫療雲端平台覆蓋率最大的相關服務,而台大雲林分院的合作又最具代表性。

衛福部不僅在去年底通過「全民健康保險遠距醫療給付計畫」,更承諾2021年起,將在全台陸續推動遠距醫療區域聯防計畫。

雖然遠距醫療才輔於各縣市啟動,要正式開花結果,恐還需一段時間。但可以確定的是,當前已是全台醫療雲端平台覆蓋率最大的「廣達QOCA智慧醫療服務」,將在未來扮演重要角色。

而在廣達全國合作的13家醫學中心中,又以台大雲林分院的合作計畫最具代表性。由台大雲林分院副院長馬惠明於三年前推出的「斗六雙星區域聯防」,不僅協助雲林偏鄉居民縮短送診時間,更與在地診所串聯,為地方注入醫學中心等級的能量。

鮮少人知道的是,此計畫背後的系統支援,其實就是廣達電腦集團的「QOCA智慧醫療服務」。

27日,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歡慶17週年慶,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也受邀出席。不過這次受邀,林百里不僅僅只是座上嘉賓,而是奉上長達30分鐘的演講,一揭廣達在智慧醫療的三大布局。

廣達三大布局,打造台灣最大「AI醫療雲」

布局一,打造多樣化的智慧醫療裝置。

林百里指出,為了能夠更精準收集病患數據,智慧醫療各端點上的設備都必須打好基礎,才能讓病患可以隨時隨地,經由輕巧檢便的檢測器材,將各式生理數據上傳。

當然,開發醫材對科技大廠是小菜一碟。真正特別的是,除了自行開發智慧醫材外,廣達更積極能地吸收他牌醫材,透過將自家軟體結合他牌醫療硬體,打造出混血式的多元智慧醫療裝置。

廣達智慧醫療部門(簡稱BU12)副處長黃志源指出,廣達布局智慧醫療裝置的核心理念,是為了要能夠拓寬更多的「數據流」進入智慧醫療雲端系統,因此,重點並不是開發更多設備,而是想辦法最大化廣達的合作對象,讓接收數據的觸角更深更廣。

布局二,遠距智慧醫療打通醫病隔閡。

有了各項醫材設備協助蒐集數據,關鍵的下一步,就是如何讓各項數據能發揮最大成效。

相較於過去遠距醫療,只能限縮在「一位醫師對一位病人」的情境中,廣達的遠距醫療平台能一口氣讓最多六位醫師、病患、家屬同時在平台上線。

黃志源表示,過去的遠距醫療其實跟單純視訊相去不遠,但透過該平台,不僅可以讓多位專科醫師同時服務病人;該平台數據共享的功能,也讓所有上線的與會醫師,都可以同步進行數據解讀,病患也可以遠端透過電腦或手機,看見自己的生理數據。

布局三,建構院內智慧病房,用AI快速解讀既有數據。

除了對外打造更方便的醫病溝通管道,醫院內部的系統建置同樣不能馬虎。

雖然台灣各家醫院都設有醫療資訊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HIS),但是系統的規劃上,普遍缺乏內建AI模型,協助醫師將資料庫數據轉化為更進一步病理預測結果。

為此廣達特別開發了一套「人工智慧醫療雲系統」,透過設計簡易的介面操作,讓都可以用簡單的點按方式,進行複雜的數據分析與AI建模;若是醫院在病房數據蒐集上不甚完善,廣達亦協助開發「智慧病房解決方案」,協助蒐集病患住院期間的生理數據。

三大布局環環相扣。從設備的「點」開始做起,將病患數據完整蒐羅;接著將病患數據串接成「線」,當住家、病房、醫院數據到齊,則在雲端中形成一張張的「面」,讓所有醫師都可以透過這些「雲」,快速給予病人診斷。

董事會問「營收」,林百里:應持「初心」

演講尾聲林百里表示,自己在董事會上,最常被問及的就是「智慧醫療服務」何時能賺錢?

「我以前是想讀醫學系的,」面對董事會的質問,林百里幽默表示,做醫療的初心其實是來自己兒時的醫學夢,雖然後來做不成醫師,但還渴望透過工程師的質樸,為醫學界盡一份心力。

他總結,做「智慧醫療」的廣達就像牛與烏龜。前者象徵著「誠意」,永遠在醫療端上默默耕耘;後者則代表著「匠意」,一步步的在技術上持續打磨,不計成本,只為十年磨一劍。

(原文出自遠見雜誌)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