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陽明交大校長專訪/醫療與電子雙峰交會 激盪台灣新一脈創新
2021-07-02

來源:DIGITIMES 作者蔡騰輝

台灣醫療科技持續發展,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替台灣帶來絕佳的數位轉型與科技應用場域,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自2021年2月併校以來,首任校長林奇宏與副校長暨校務長李大嵩,接受DIGITIMES電子時報專訪,分享學校科研成果、產學接介策略、電子人才培育、健康醫療生態型塑理念。

問: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這些年從張懋中校長、郭旭崧校長、陳信宏代理校長治校迄今,是否有些對學校發展定位及價值創造與提升的延續脈絡?您認為這幾位校長交棒傳承給您的最大資產有哪些?

林奇宏:每個組織的領導風格都會不太一樣,我過去比較熟悉的是陽明大學。陽明大學從創立之初聚焦偏鄉醫療和醫療正義,從弭平醫療不公平性開始。1995年開始,追求學術卓越。到了吳妍華校長開始,整個大環境強調跨領域和數位醫療,那時候的跨領域偏向基因體學,像是新技術平台與基因定序。而在郭校長任內與曾任交大校長的吳妍華前校長共同促成BIO+ICT的發展方向。

吳前校長在交大的時候有很多半導體項目輔導成功的案例,交大自己有製程能力,可發展出新的設備。因為醫療是應用性科學,需要搭配基礎生物學,過去陽明都是買一些機器來使用,與交大合併納入電資和理工領域,就可從工具研發著手,進一步推動BIO+ICT。

而在交大方面,交大過去從電機資訊開始發展,把研發與實務應用面有效連結,延續過去台灣從代工開始,做到極致的系統整合量產能力,交大老師也持續研究相關元件並刊發,所以做出來的東西很快就進入到產業界。我擔任交大副校長後開始倡議「implementation」,也就是科技要放在實際場域當中用。例如智慧醫療做出來的東西要放在臨床用,才能知道到底能不能幫助臨床流程,這也才是科技發展的重點。

從擔任交大副校長後,我承接了過去兩個學校各自的發展利基,試著去做實質的串接,未來幾年也希望透過利用技術、工具、平台,融入臨床流程,並整合臨床、法規以及人性(humanity),對醫療照護及科技產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李大嵩:產業上許多人認為,交大這麼多校友在電子產業創業之所以這麼成功,基本上是因為交大校友凝聚力很高,學長姐提攜學弟妹,但其實還有更根本的原因。台灣的科技產業,大部分靠我們解決問題能力所發展出來的,像是OEM、ODM拿原始設計,用一些設備,有效率地把產品做出來,快速解決產業的問題。台灣過去幾十年來,大量培養擅長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才。對於交大生來說,因為都住校,在宿舍共同寫作業與生活培養出來的團隊合作能力,可與成員間建立很強烈的互信,並與同質性很高的人良好交流,才有辦法培養出與高科技產業文化相當契合的人才生態。

醫療產業也是需要高度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才,台灣過去幾十年來,透過聯考制度篩選出大量非常擅長解決問題的人才,在科技業與醫療產業充分發揮,造就台灣最強的兩大產業。

延續未來的人才培育,必須根據未來電子與醫療產業人才需求,找出人才變遷演化趨勢並適應之,也是現在是陽明交大合校後,人才培育必須思考的議題。

林奇宏:陽明交大合校後,放眼未來必須加入新的元素。過去人才會解決問題,我們希望教育出來的下一代,要很會問問題。以目前的社會來說,大家都在找解決方案,但比較少在問為什麼。在一樹百獲治校理念裡面,我重新安置博雅教育,稍微改變學風,希望挹注一些新的元素進來。

總結未來,我希望讓跨領域的一些產出,能夠互相在對方領域的流程中有最好的發揮。譬如對於新冠肺炎血氧濃度偵測來說最重要的血氧計,能夠透過雲端運算與AI技術,提供訊號警示,讓一位護理人員,有能力照顧好幾百張床的病人。這都是需要科技人瞭解醫護流程,才能幫得上忙。

問:該如何培養懂得問問題的人,並懂得開出規格,像是服務規格、產品規格?

李大嵩:以個人熟悉的通訊領域來說,過去十幾年間,國內公司包括聯發科也積極參與所謂的4G、5G、未來6G的標準制定。訂規格要長時間參加生態圈,要瞭解遊戲規則,並長時間投入。因此,這本身不是單純技術面的問題,還牽涉到策略聯盟、與不同產業的競爭夥伴縱橫捭闔,是高層次的訓練。

真正好的產業人士還需要校長所說的跨領域訓練,以及要會問問題,視野要能跳脫本身的專業訓練,從更高層次來看問題,所以在學生時期一定要接受跨領域訓練,瞭解他人的思維,不要只侷限在自己的專業思維,才有辦法在進入產業界的時候,或更進一步在訂規格的時候,瞭解產業的思維與競爭對手的思維,跨入訂定規格的賽局中。

林奇宏:大嵩提到的視野相當重要。視野分幾個層面,第一是人與人、第二是人與不同領域、第三是人與社會的視野。先說人與人,人與人互動也分成面對面和虛擬線上世界的互動,後者跟真人之間的互動不太一樣。有一個調查顯示,現在線上虛擬的互動,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效率下滑。大家可以發現ICT工具越普遍的地方,人與人的信任越低。

第二、人跟不同領域、不同能力之間的介接。大家都在講說,過去是要培養T型人才,才能有深度。現在要有「π型人才」,有另一隻腳可以跨領域。跨領域已經變成必備的能力了,也讓大家開始反思,專精教育是否也會受到衝擊。

大部分的人或許還是需要專精能力的培養,但不同領域和方向的涉獵也很重要。學生要開闊眼界,不見得要擁有那麼多專業能力,但要能夠欣賞與去分析各不同跨領域之間的機會。

此外,學生也要學習在社會中,重新找出人存在的價值和定位。我認為未來會問問題的人,一定是同時能夠與其他的人溝通,在自己的知識範疇之內能夠欣賞多面向,也能夠跟多社群有互動的人。

問:您推動校務所提出「一樹百獲」的願景,是「以人為本、科學為基、科技為用、產業為體」,您把「產業」放進大學願景當中,所認為大學和產業間的互動與發展關係會是什麼?

林奇宏:從我的角度來看,還是必須將學校視為有機體需要永續營運。政府投注在高等教育的公共財,未來恐會持續萎縮,因此必須思考「資源要從哪裡來?」。同時,教育的形式也在改變,資訊跟知識的累積,現在私人機構不輸大學體系,像是Google就開始透過網路提供知識課程,衝擊到大學的腳色。

過去的知識傳授1.0、2.0、3.0,一般高教會節節敗退,未來我倡議的高教4.0想要達到的目標,包括習慣養成、基本知識認定等,以及前面所提到人與人的接觸、人跟老師的接觸、人跟不同領域的人的接觸,這是Google做不到的,學生要去體驗這價值。

所以在高等教育裡面,大學必須要成為這樣的單位。像是牛津創校時公共設施只有圖書館跟一個菸草鋪,現在的Google就可以扮演圖書館,而菸草鋪就是讓人與人之間溝通、腦力激盪的地方,菸草鋪也好,酒館也好,就是讓人跟人之間可以互動的地方。

之所以會以「產業為體」,是因為公部門的資源越來越少,所以未來的資源勢必要從私部門來。大學培養的人才就是要進入產業,就是要到能發揮所長的公司,所以產業界也會希望能夠協助大學培養人才,減少學用落差。國家也希望透過創新條例,培育學校人才與產業接軌。

學校與產業都在進化,產業在想下一個未來,這也會影響學校的發展。我希望與呼籲產業能多投入一些資源進來到學校,未來把產業內容適度放進大學教育,培育出的人才也能有許多無形、非直接的效益回饋產業,才能達到產業為體的願景。

另一方面,過去學術界探索解開DNA遺傳密碼之謎,當時並沒人在提:DNA之後會帶來什麼樣的商業利益?會形成什麼樣的產業?但現在可以看到會是多具規模的產業鏈,對人類社會帶來多少貢獻。因此在產學關係上,我認為在合作技術開發的同時,保有學界的好奇之心,繼續前往探索問題,適度挪移一些成果到產業才能更好的接軌。

李大嵩:治校願景當中的「產業為體」也包括校友。陽明交大跟校友有一個「喜馬拉雅」計畫,就是透過校友將產業資源帶進學校,與學校共同將有潛力的研發成果,轉換成商業價值,而這些商業價值的收益能夠部分回到學校,形成正向循環來永續經營計畫。

近幾年科技部和教育部大幅鬆綁學校進型衍生新創,學校老師有正規程序可以技術作價,形成新創公司,新創公司的技術股可以部分回饋學校及創業團隊身上,帶動創業風潮。

校友和產業界在這件事上可以扮演更關鍵性的角色。早期時就參與衍生新的發展,幫助不熟悉公司如何成立與運作的學校老師,擬定包括商業模式、募資、公司運作等課題,一起設定機制、跟老師一起寫BP、成為老師的業師。

此外,校友或校友企業的基金可以成為第一筆天使資金,甚至未來新創公司也不排除納入成為校友企業集團成員之一。因為是早期參與,如果創業成功,校友的投資報酬率也能夠更好,或對集團發展有更大的綜效,透過這樣的方式,學校將有機會孕育出更多獨角獸。

問:從DIGITIMES的研究發現,交大校友擔任創辦人、董事長與總經理的企業佔上市公司市值近45%,2020年台灣人均GDP為28,383美元,現在台灣經濟發展,相對還是靠投資與效率驅動,未來若希望提升到3.5萬或4萬美元,需要更靠創新來驅動,如何集結陽明交大與校友企業的力量,來引導技術、應用與商業模式的創新?未來是否有更多機制來培育獨角獸?

林奇宏:我認為學校扮演的角色跟政府和產業私人不太一樣。學校的價值是科技研發與人才培育,學校的好處是介於中間,可以扮演公私部門之間的潤滑與介接的角色,甚至可以提供學校更多獨特的價值,例如培育醫療法規人才。

以做電子醫材來說,產業人才都從各自擅長的領域出發,若要跨域合作,要先定義出產業的痛點在哪裡,可能各自從技術端與應用端來找題目。做技術的人比較積極,而以目前台灣醫療制度來說,有時候會扼殺了產業對於創新的想像。但如果創新技術沒有辦法大量服務,自然就沒有成本優勢,無法進入健保體系,就可能無法生存。我認為以研發領域來說,考量應用生態的保守樣態,若研發外銷的話,或許可以有更廣的路。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前段班與後段班國家的法規寬鬆不一,很多創新生醫檢測儀器創業家都在努力取得在歐盟、美國、日本的認證,經營當地市場。然而,也有不少廠商認證後,則是到東南亞市場取得大量訂單。

我認為,台灣缺乏對於創新電子醫材友善的法規(RA)環境,也認為台灣需要更多醫療法規人才。陽明交大希望開立電子醫材法規專班,培養一些RA人才。這些人才修過跨科技與醫療的領域知識,才能讓未來想切入電子醫材創新元件的半導體廠商,有這些法規人才能夠聘僱。

就應用面來說,很多電子廠只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市場,不懂需求與應用,這樣很難成功。我的想法是電子醫材廠商應該要去養臨床醫師,但這些醫師不能離開臨床,才能對廠商有更大貢獻。或許廠商可以跟醫院合作,各付一半薪水,讓醫師保有臨床創意與需求來跟醫材廠商發想題材。

問:您對台灣智慧醫療或醫療業的數位轉型看法為何?是否有些外界常見的迷思需要釐清?若要台灣智慧醫療或醫療業的數位轉型發展成功,您認為最關鍵的課題為何?陽明交大在其中能扮演什麼角色?陽明交大如何培養出智慧醫療或醫療業數位轉型所需的各類人才?

林奇宏:我於副校長任內在交大設立智慧醫療模擬中心,希望媒合過往雞同鴨講的供應端和需求端有一個解決出口。例如過去科技廠商覺得在病房用平板就可以減少紙張使用,但臨床人員會覺得病房最重要的是去關懷病人,平板幫不上忙,即便導入,有些病人因為身體疲弱或年紀大,無法在平板上點選輸入。而這些臨床的實際狀況,讓供應端設想的科技無法真的幫上忙。

在此情況下,科技廠商的解決方案,並沒有真正解決到問題,應該是供需雙方先合作找出需求痛點再研發,後續依臨床回饋情況持續修正。此外,政府的補助方式也有關係。除非這些產品是從臨床發出來的真實需求,否則不應只是有提出創意就給補助。廠商若本來就在做平板,只是加上了個醫療應用軟體,就變成智慧醫療產品,這樣是不對的。

智慧醫療模擬中心就是希望幫忙廠商找出臨床定位,能夠有效打開市場,可以成套提供解決方案。像是晉弘科技,開發了拿在手上的眼底鏡,原本設定要進醫院眼科,後來中心輔導他們改成供社區篩檢用。現在家醫科糖尿病病人一年可以做兩次健保給付的眼底鏡檢查,過去得請眼科專科醫師打報告,就會有額外的成本。如果現在有攝影方便的手持式眼底鏡,眼科專科醫師打報告會非常快速、家醫科醫師就可以快速申報。現在這產品賣到美國藥局CVS,獲得很大的好評。

我到交大後,就優先推動讓需求端和供給端能夠接軌,中心定期會找一線的臨床工作人員,在模擬病房讓他們提出真正的問題。希望協助已有產品的廠商,來這探討找尋新的市場。

未來希望能夠持續達成四件事:第一、找尋既有產品的新適用症。第二、讓臨床人員可以提出需求。第三、培訓法規人材,讓半導體業界的人可以聘僱。第四、未來希望至少說服1間大廠,來聘僱與投資三四十歲的臨床醫師。可惜目前還沒有找到有這種長期投資與跨域知識融合遠見認知的電子廠商。

目前智慧醫療模擬中心由楊智傑教授接任,聚焦遠距醫療及所需要的內容與服務,現在也開發了智慧系統,把智慧系統嫁接在醫院已經有的資訊系統。不過因為目前各醫院架構不同的時候,還是相當難處理。當初雖然希望委外資訊系統廠商幫忙,幫忙與醫院資訊系統串接,但最後還是無法成功串連。

林奇宏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耶魯大學生物系博士畢業,曾任台北市、新北市政府衛生局長,研究專長為細胞生物學、癌症生物學、生醫光電等。李大嵩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兼校務長,兼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物聯網智慧系統研究中心主任。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