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血管性失智症治療新契機 台灣研究發現超音波刺激神經再生
2021-11-03

來源:自由時報 記者楊綿傑

血管性失智症治療可能有新契機!由台大、中研院所組跨領域團隊,透過微能量超音波對小鼠進行刺激實驗,不只能活化並調控小鼠大腦神經細胞,在重複刺激下更觀察到神經再生的現象,研究成果獲刊於國際期刊《eLife》,團隊正積極評估進一步運用於血管性失智症的治療。

該研究由科技部「台灣腦科技發展及國際躍升計畫」的支持下,由台灣大學醫學工程系兼醫療器材研發中心主任王兆麟、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陳志成、台大醫院復健科主任陳文翔、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賴達明組成團隊,探索微能量超音波在治療腦中風所引起的血管性失智症的可能性。

王兆麟說明,超音波是一種環境外力,這種外力會透過細胞膜表面的蛋白質受體影響細胞行為,但透過什麼樣的受體和機轉進行神經細胞的調控過去並不清楚,團隊此次開發出微針式超音波刺激儀,可以透過比細胞小百倍的玻璃針尖發射超音波,針對神經細胞的特定部位進行刺激,調控細胞內的鈣離子濃度,並進而影響細胞內的生物訊號傳遞。

王兆麟也提到,研究團隊另進行多項實驗,發現經由超音波刺激所產生的神經再生現象,有機會用於治療血管性失智症所需要的神經修復。相關研究的發現瞭解到超音波刺激對神經細胞進行調控的分子生物機制,同時也提供了未來超音波治療血管性失智症的劑量調整與理論依據。

研究團隊估計,全球失智症治療市場商機超過百億美元,目前尚未有將超音波運用於治療失智症,相關研發預估3年內完成專利、動物實驗及人體實驗等,有機會透過類似戴耳機的方式,運用非侵入性的方式,聽微能量超音波進行刺激,達到局部神經再生。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