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亞洲生技展 展現台灣抗疫力
2021-11-05

來源: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

「BIO Asia-Taiwan 2021亞洲生技大會」4日隆重登場。總統蔡英文透過線上致詞表示,生醫產業是台灣走向世界的關鍵力量,2020年生醫產值突破6,000億元,年成長率7.4%,呈現蓬勃發展。高端的新冠疫苗入選WHO「團體試驗疫苗」計畫,突顯台灣生醫研發潛力獲得國際肯定。

亞洲生技大會是由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Taiwan BIO)攜手全球生物技術創新協會(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舉辦,此次共有超過13國、650家廠商參展,由於疫情和緩,逾1,600個攤位預估可吸引10萬觀展人次。

另外,7月間舉辦的亞洲生技大會線上活動的一對一商機媒合會,吸引400家公司媒合、帶來共計4,000筆媒合邀請。亞洲生技大會籌委會主席李鍾熙表示,全球COVID-19疫情尚未平息,生技醫藥產業更要挺身而出,在危難中緊密合作,展現檢測、疫苗、藥物的關鍵防疫研發能量。

此外,台灣生技產業面臨市場小、資源不足的挑戰,不論生技的創新、製造與銷售,都須要共同努力和國際接軌,若不能在此時加把勁讓產業擴大,就會面臨邊緣化的危機。

蔡英文表示,透過生技展,台灣可以促進防疫成果的國際交流,也向世界呈現台灣生醫產業的研發能量。2021年有多家廠商展出自主研發的COVID-19檢測試劑,這些就是台灣的生醫產業界,在疫情中快速整合資源,投入開發的成果。

另外,在WHO的「團體試驗疫苗」計畫中,國產的高端疫苗也從全球20款疫苗脫穎而出,成為兩支候選疫苗之一,這顯示台灣的生醫研發潛力,獲得了國際肯定。

除了大會展覽之外,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4日也在開幕典禮時,舉辦「2021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頒獎典禮,由前副總統陳建仁頒發獎項。本年度「產業金質獎」,由生達化學製藥、明達醫學科技獲得。

「潛力標竿獎」由長聖國際生技、安特羅生技、瀚源生醫、心誠鎂行動醫電、綠茵生技獲得;「產業創新獎」則由逸達生技「柳菩林前列腺癌新劑型新藥CAMCEVI緩釋針劑」、醫盟科技「EpiFaith智慧型穿刺定位裝置」、葡萄王「護眼蟬花發酵菌絲體」及食品所「植物蛋白肌理化技術」獲得。

生醫業估值偏低 私有化成趨勢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4日在「精準健康趨勢論壇」中指出,台灣資本市場受金融機構監管法令過嚴、兩岸關係高度緊張、不夠國際化所影響,即便經濟前景轉佳、且具備金融服務業發達的優勢,生醫產業在資本市場上仍然難以突破,且由於估值難以提升,因此「私有化」可能成為趨勢。

由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主辦、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協辦的「生物產協第十六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暨精準健康趨勢論壇」,於2021亞洲生技大展同期舉行,吸引產官學界重量級人士參與。黃齊元再分享「全球生醫資本市場IPO、併購趨勢 」演講時,做了上述表示。

他說,上半年全球有176家生醫公司成功IPO,較2020年成長144%,總募資額達到345億美元,年成長117%。在台灣方面,則有五家生醫公司上市,占上半年總IPO家數36%;櫃買中心生醫產業指數也成長了70%,募資金額前三大公司分別為:長聖、博晟生醫和亨泰光。

黃齊元認為,在全球生技產業快速發展的當下,台灣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不過估值和資本市場仍不利生技產業;未來台灣公司仍有機會透過SPAC走向海外,生技產業也將進行資源整合。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林玉寬會計師也以「全球及台灣精準健康產業趨勢報告之精準治療」為題發表演講,他指出,2030年由於醫療人口上升,全球將面臨醫護人力短缺、傳統醫療支出型態改變、人均醫療支出結構變革的衝擊。

而數位科技、基因檢測與定序技術的快速發展,世界各地也積極推動新一代精準治療政策,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將為生技醫療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轉變。

精準治療將從以標靶藥物為主的1.0世代,推進至目前涵蓋標靶藥物、精準診斷、周邊服務的精準治療3.0世代。全球精準治療市場規模,已將從2020年683億美元,成長至2025年的1,344億美元。

據資誠觀察,配合全球精準醫療的發展,標竿廠商布局策略也將透過整合數據平台,以患者為中心,發展跨界臨床應用與創新服務的模式。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