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健保署評估成本效益 保障用藥權 數據看療效
2021-11-23

來源:聯合報 記者施靜茹

如何讓罕病患者及早使用新藥並兼顧健保財務?健保署保障患者用藥權,但也藉定期彙整「國人真實世界使用數據(real-world data)」,以評估其療效及成本效益。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藥品支付科簡任技正張惠萍指出,健保署從三方面維護罕病患者用藥權,一是罕病歸類在重大傷病類,患者就醫可免除繳部分負擔費用;二是加速罕病用藥給付,只要經衛福部公告「罕藥認定」的罕藥,健保署就會參考醫療科技評估報告,並經專家會議及共擬會議討論通過後收載於健保用藥。

第三,自九十四年起在健保總額編列「罕病用藥專款」,從一○五年編列五十一點七億元,至一○九年達七二點一七億元,專款逐年增加,去年使用率達百分之九十八,申請建議罕藥納入健保審查約十到十二個月。

張惠萍指出,健保資源有限,健保署希望精準用藥,會參考國際治療趨勢、臨床文獻及專家意見,滾動式修訂罕藥給付規定。自一○八年九月起,罕藥須使用在罕病確診患者;針對療效具高度不確定性藥品,也會請醫療院所將患者用藥及治療情形登錄於罕藥系統,定期彙整,評估療效及成本效益。

健保署藥物共同擬訂會議主席陳昭姿指出,若只有罕藥證明,尚無藥品許可證,通常根據國際藥價法或成本法核價,同時參考每月申報金額,申報金額較小者得到較高加成,申報金額較高者加成數較小,但給付規範仍是專家學者討論取得共識。

對於療效明確的罕藥,通過給付後,通常對價格也採相對寬鬆管理。陳昭姿表示,早年罕藥極少調整價格,然近年新藥不斷問世,財務負擔加重,相對高價罕藥也透過調整藥價來管理,但調整頻率低於其他藥品,例如每兩年一次,而非每年一次。近期專家也提議將罕藥納入納保協議範圍,讓健保署於必要時,與提供罕藥廠商進行費用協議。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