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醫學影像判讀:AI醫療領域應用新藍海
2021-12-10

來源: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在台灣,ICT產業與醫療院所的合作早已是進行式,彼此的期望都是以優勢互補,創造出更大的價值。不過,到底哪些領域最有可能開花結果,醫療服務的業者又有哪些需求呢?


談到與醫療產業的合作,有醫學背景的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說了一個小故事。「illumina來找我們公司幫他們生產晶片。這家公司是做DNA檢測儀器的,技術是先把DNA裡面的A、T還有C、G找出來再辨認,我一看就覺得是很好的技術,就跟業務部門的同事說把這個案子交給我,我親自來負責。」後來,illumina的檢測晶片就交由力積電開發生產。

不過,illumina的需求,對於半導體業者來說其實相對陌生。「晶圓代工製造的產量都很大,一片十幾吋的wafer就能切出幾百顆晶片,出貨量更是以幾萬片wafer在計算,但illumina他們一年全球了不起就賣幾千台而已,跟一般電子產品很不一樣。」黃崇仁提醒,如果ICT產業想要與醫療業者深度合作,甚至是自己跨入這個行業,必須要有從頭學習的心理準備。

醫療機構每天都在產出海量數據

不過,醫療確實是ICT產業亟欲切入的大金礦。首先,英特爾(Intel)全球健康垂直解決方案、健康和生命科學組織負責人Alex Flores指出,全球有30%的資料產出來自健康照護服務,「在2020年,一家醫院每天所產出的數據量,就可以高達3TB,而且這個數量還會成長,」他估計,到2025年以前,全球健康照護服務的每年資料量成長率將高達36%,遠遠超越製造、金融等產業。

如此龐大的數據量,成為ICT產業與醫療產業相互合作的契機。「醫療產業常常有Data rich, insight poor的問題,」Alex Flores發現,醫療產業真正的問題,是如何從每天搜集的大量資料中,分析出有價值的觀點,以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案。對此,黃崇仁則認為,「半導體產業技術前進的方向,是提高運算速度跟降低能耗,醫療產業則是持續精進檢測技術,」結合兩者的優勢,再用大量的臨床數據進行訓練,就能發展出最符合醫療需求的人工智慧產品。

醫學影像檢測就是最好的例子。10月底剛在興櫃戰略新版掛牌的宏碁智醫,專攻糖尿病的視網膜病變檢測,是宏碁集團旗下備受矚目的小金雞。宏碁董事長陳俊聖表示,美國FDA到今年6月為止,一共核准了343個AI醫材軟體的上市申請案。「在這裡面有15個項目,一共200家公司拿到執照,都是在做醫學影像的。」他補充,宏碁智醫則是台灣第一個拿到食藥署(TFDA)上市許可的人工智慧醫材軟體。

宏碁智醫專攻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影像檢測

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症狀之一,但在初期可能毫無症狀,發現時往往得花費大量資源處理。「糖尿病專科的醫生如果懷疑有視網膜病變的風險,也只能讓病患轉診到眼科去檢查,但對眼科醫生來說,罹病的比率可能不高,還有健保點數給付的問題,」陳俊聖指出,觀察到這個痛點後,宏碁智醫就開發出協助眼科醫師判讀病患眼底照片的AI模型,並以台大醫院的臨床數萬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患的眼底照片進行訓練。

最後,經由台大醫院的臨床試驗,判讀結果的準確度將近95%,幾乎與視網膜專科醫師無異。而且,這套AI系統採用邊緣運算,無需連接網路就能運作,可以更即時得到判讀結果。

「比起美國,台灣的優勢在於健保,讓電子病歷及早落實,現在還可以上雲端查詢,但我們在醫學影像判讀這一塊,還有太多可以發展的地方,」陳俊聖透露,台灣民眾天天關注的肺炎疫情發展狀況,背後的衛福部疾管署「台灣醫院感染管制和抗藥性監測系統」,也是宏碁智醫協助開發。「這些AI軟體不會取代醫師,我們是希望醫生能夠接受這些工具,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陳俊聖說。

資料來源:2021 MEDTEX 亞洲醫療科技創新論壇 2021/12/02

原文/醫學影像判讀:AI醫療領域應用新藍海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