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閻雲:美建構藥品供應鏈給台灣的啟示
2022-06-06

來源:聯合報/閻雲(台北醫學大學前校長、台灣生醫創新學會理事長)

2021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車用晶片產能嚴重不足,許多國際汽車大廠陸續減產或停工,不僅影響產業成長及員工生計,甚至減緩各國經濟復甦力道,美國也深受其害。

拜登總統深感事態嚴重,2月24日簽署美國供應鏈行政命令,要求白宮首席經濟顧問狄斯和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針對美國遭遇的供應鏈問題,展開為期100天的審查與檢討。

2021年6月,他們提出「建構彈性供應鏈,振興美國製造及促進廣泛成長」的250頁檢討報告,直指美國在四個關鍵領域出現嚴重漏洞,亟待補強。 這四個關鍵領域分別是半導體製造和先進封測、高容量電動車電池、稀土等關鍵礦物和材料、藥品和活性藥物成分(APIs)。

就藥品和活性藥物成分,報告揭示藥品供應鏈是複雜的,全球性的,並且容易受到干擾的。保持藥品供應鏈安全、穩健且富有彈性,對於國家安全和美國經濟繁榮相當重要。

美藥品供應 依賴外國市場

強大而穩定的藥品供應鏈有三個關鍵因素,一是能為美國市場製造高品質產品;二是建立藥品多樣化供應鏈,例如透過不同國家地區的製造商增加管道;三是確保充分且有餘裕的供應鏈,每個產品及其前驅物都要有多個製造商,確保供應無虞。換句話說,快速敏捷而靈活的供應鏈,必須隨時根據供需改變數量和產品。

然而,藥品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彈性,受到市場因素的高度影響,導致美國近年來日漸依賴外國生產藥品、活性藥物成分及其關鍵起始材料(KSMs)。龐大的跨國供應鏈以及複雜的生產和分銷模式,都可能因為關鍵步驟斷鏈,增加藥品短缺及中斷供應等嚴重後果的風險。

過去卅年來,過了專利期保護的學名藥市場,占美國處方藥90%,但受限於勞動力短缺,以及環境和職業規範等因素,製造成本逐年攀升,美國國內生產在很大程度上已失去競爭力,只好整併給愈來愈多的外包廠商,進而將其生產線移到勞動力和製造成本較低的國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強化供應鏈 3個關鍵戰略

面對此一事實,這份報告認為未來戰略有三,一是提高國內產能和加強國際合作,既可強化美國自己的供應鏈,也能增加美國合作夥伴供應鏈的彈性。若要提高美國藥品和原料藥的產能,必須要有針對性投資和財政激勵措施的混合組合,再加上更大的供應鏈透明度和更好的數據蒐集,才能研發新的製造技術,達成目標。

第二個戰略是建構應急能力,因為就算強化美國國內生產量能,還是會發生一些無法預期的事;此外,與國際盟友建構新的供應鏈,往往要多年時間才見成果,可能緩不濟急,必須建立危機出現時,確保關鍵藥品不會短缺的應急能力。

第三個戰略是加強國際合作和夥伴關係。隨著競爭國家日益占據主導地位,美國必須與志同道合的夥伴攜手合作,開發安全、有彈性但不至於過度依賴的供應鏈,如此才能確保藥品和原料藥供應鏈的穩定與彈性,而這也將提供台灣生技製藥產業壯大發展的難得機會。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