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策會 編譯】
美國FDA於4月20日至21日舉辦為期兩天的公聽會,討論目前對於順勢療法藥物(以下簡稱順勢藥物)的規範是否需要改變。
FDA表示由於目前尚未針對順勢藥物的安全性和效果進行審查。在CPG 400.400 (Compliance Policy Guide,美國FDA人員執法指引)的條件下順勢藥物可於市場上銷售,惟其產品標示就需遵從HPUS(Homeopathic Pharmacopeia of the United States,美國順勢療法藥典),而不是USP(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美國藥典)。
什麼是順勢藥物?
依據HPUS,順勢療法的定義為:「當一個健康人服用某種物質所產生的症狀與某種疾病患者所產生的症狀相同時,這種物質就可以治療該種疾病」,而順勢療法所使用的藥物,就是以1/10至1 / 50,000或更高的倍數稀釋這種物質所製成。
為什麼要改變現在的規範?
順勢療法近年來不斷增長,雖其產業結構只含括少數廠家和部份患者,但市值已有數百萬美元。至2004年以來已超過500個新專利成分列入HPUS。
隨著順勢療法的興行,2012年AAPCC(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oison Control Center,美國毒物管制中心)發現,接受順勢療法的10311人中就有697人有健康上的疑慮。
公聽會的決議
部分學者認為,FDA應嚴格控管順勢藥物,另一部分則認為現行規範已足夠。
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醫學中心的Adriane Fugh-Berman表示,一般消費者無法區別順勢藥物和非處方藥物的差異性,同時陳列於貨架上時可能會誤導消費者以為順勢藥物已被核准其安全性和效力,並且,消費者大多都不了解順勢藥物的成分和稀釋比例。她強烈希望FDA監管順勢藥物,確保藥物列出有效成分和劑量,否則,恐對非處方藥造成衝擊。
CFI(Center for Inquiry,非牟利教育組織查詢中心)的Michael DeDora指出,目前順勢藥物的規範可能會誤導消費者,因近期NHMRC (National Health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澳洲國家健康與醫藥研究委員會)報告沒有任何研究證據能證明順勢療法有效,而消費者在挑選時,可能會選擇順勢藥物而非其他已被核准具有實際效力的治療方式。DeDora認為人們可自由選擇治療方式,但必須是在充分了解其作用之下。
AANP(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aturopathic Physicians,美國自然醫學協會)的Amy Rothenberg則說,依她十多年的教學實踐,服務過成千上萬的患者,都沒有看到任何不利的影響,因此認為FDA對於順勢藥物的規範仍不需調整,並希望FDA與順勢藥物工廠能有更密切的交流。
Rothenberg則是希望FDA能清楚界定什麼是順勢藥物,認為若只有1項或少量順勢藥物成分混合於常規活性成份中,則此藥物就不被稱為順勢藥物,並呼籲順勢藥物不該被貼上會防害健康的標籤。
來自AHIMA(Arizona Homeopathic and Integrative Medical Association,亞利桑那州順勢療法和綜合醫學協會)的Bruce H. Shelton 也認為目前對於順勢藥物的規範已充足,至今沒有任何一個機構、團體、政府表示順勢療法是不安全的,在他25年的職涯中,只有發生過少數不良的例子,大多都可以利用順勢療法來幫助傳統治療無法治癒的患者。
資料來源:https://fda-news.registrarcorp.com/2015/04/fda-homeopathic-drug-reg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