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台灣醫材產值 年底站上千億
[工商時報 記者 方明]2012/07/25 第11屆「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BBA)昨(24)日開幕,工研院生醫所所長邵耀華表示,今年醫材市場為生技產業發展重點,預計今年底台灣醫材產值可突破1,000億元、明年至少達1,200億元。 BBA近十年來一直是提供生技業與投資界交流的重要平台,今年有近20家國際生技製藥、醫療器材公司參與,包括IT大廠佳士達、體外診斷大廠創源生技(訊聯生技關係企業)、永昕製藥以及日本生技大廠武田製藥等。 邵耀華表示,以往藥廠參加踴躍,但金融風暴後藥廠愁雲慘霧,反而是醫材產業熱門,今年醫材廠商參加家數成長很多,主要來自於製藥廠與醫材結合。 他說,製藥投資時間長,不過一旦開始賺錢,一年可吃十年,但風險大不確定性高;但投資醫材有資金收入,不會感覺老是在燒錢,如此信心就會不一樣。目前台灣藥廠很多都開始投入醫材,大都先選擇最賺錢的醫美材料。 邵耀華表示,從今年立法院生技政策總檢討中,可看到一些訊息,做藥的投資永遠是不夠的,但台灣到底能做幾種藥,重點是要將開發藥物核心技術建立,讓它持續發展。 相對地,只要把做藥1成的經費移到做醫療器材,醫材經費就可較現在增加2∼3倍,因為台灣在醫材的投入都低於10%,做藥的錢大概都燒掉90%。 去年台灣製藥的產值約700多億元,但醫材產值卻有997億元,預估今年底台灣醫材產值可突破1,000億元、明年至少1,200億元,雖然醫材進入門檻較低,但標的物明確、開發時程相對也比較短。 邵耀華指出,目前台灣在醫材市場最賺錢的是隱形眼鏡,第二賺錢的是糖尿病管理用的血糖機,台灣目前占全球血糖市場約1%,若未來行銷與通路能好好結合,估計兩年內可成長至3%(約150億元),目前讓市場先走,但後續發展必須要有高端技術來強化,目標在5年之內成長到5%。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