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產業觀測》大陸骨科醫材 全球企業併購戰場

2012∼2014年骨科醫材產業併購活動熱絡,相關內容更是與中國大陸有所關聯:美敦力於2012年9月宣布併購中國大陸康輝醫療,隔年2013年1月STRYKER宣布收購中國大陸創生控股。
當市場討論焦點聚焦國際2大骨科巨擘,想要快速拓展中國大陸市場之際,2013年6月中國大陸微創醫療(MICROPORT)宣布以2.9億美元收購美國WRIGHT MEDICAL公司關節重建(ORTHO RECON)業務。

全球骨科醫材市場邁入穩定成長期,2012年市場規模達近300億美元,僅較前一年成長1.6%,主要是部分品項成長趨緩,所以國際大廠持續開發新技術與新產品,以新的治療介入,更積極拓展市場版圖,重點鎖定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大陸市場。

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的統計,中國大陸骨科醫材市場規模於2006∼2009年之年複合成長率為20.7%;BMI ESPICOM研究資料也預測,中國大陸骨科醫材市場每年約以17.5%的速度成長,市場前景與成長性值得期待。

國際大廠卡位

國際廠商經由併購快速取得銷售通路,透過產品品牌策略進行市場區隔;本土廠商藉併購發揮協同效益,快速進入國內外市場,並往上搶占中階市場,無非有幾個關鍵要素:透過發展技術並進行產品設計製造、市場產品定位策略、取得產品上市許可證以及銷售網絡的布建。

目前中國大陸骨科醫材市場,仍以歐美進口產品為主,在大型醫院的占有率更超過70%,泰半由國際領導廠商壟斷。

隨著大型醫院高階骨科產品滲透率逐漸飽和下,面對未來需求人口湧現,整體市場未來成長動力勢必延伸到二級以下的醫療院所單位;同時,醫療院所對於產品或設備價格敏感度及性價比也逐漸提高。

中國大陸市場幅員廣大,加上各省分文化與結構不盡相同,銷售通路需要時間布建著實不易,對於國際廠商或台灣廠商而言,有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資源後,不一定能有效果。

所以,國際領導廠商併購中國大陸本土骨科廠商的背後思維有二:

思維1.為取得被併購者既有的銷售網絡,加速打通當地銷售渠道,縮短通路障礙。例如,康輝於中國大陸既有超過260家分銷商通路,而創生的全國分銷網絡則是超過32個省市及自治區,供應超過3,450家醫院,對於國際大廠而言是重要價值。

思維2.藉併購取得本土公司既有產品與品牌,並透過品牌策略進行市場區隔,適時填補歐美進口品之高價位及中國大陸國產品之低價位間的產品定位部分缺口。簡要說,國際廠商併購的背後思維,有產品定位策略及銷售通路兩大重點。

然而,中國大陸本土廠商又是如何看待其內需市場及如何進行策略布局與併購思維?

從微創醫療的角度,可從技術面、縮短產品上市時程及產品定位策略,進行未來布局與併購考量。

從全球骨科市場結構分布來看,關節重建類占全球骨科市場達51%,然在中國大陸國內市場僅占約35%,未來仍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也因此即便關節重建產品技術門檻較高,但中國大陸骨科廠商仍把未來重點目標鎖定於此,積極投入資源進行技術與產品開發,透過併購快速取得相關技術。

以心血管支架為主要業務的微創醫療,在骨科醫材的關節重建領域仍是新品牌,而WRIGHT公司之關節重建業務已於全球與中國大陸行銷多年,兼具臨床安全性與功效性、品牌力。微創醫療透過收購可擴大產品組合,並取得WRIGHT既有關節重建技術能量,大大縮短產品開發時程,也可藉由其既有的產品許可證加速上市時程,並搭配微創醫療既有的銷售通路,發揮協同效益。

從WRIGHT營收的市場分布來看,57%來自美國,19%來自歐洲,對於微創醫療未海外市場拓展,可提供一定基礎。

從市場產品結構來看,高階產品已為國際大廠壟斷,低階多以當地廠商產品居多,未來在低階產品納入當地醫保後,勢必面臨利潤壓縮的窘境,因此微創醫療也希望透過收購,往上搶占中階產品定位市場空缺。

台灣廠商面臨夾擊

隨著中國大陸政府推動進口替代政策、主要醫院對於設備價格敏感度及性價比提高,加上當地廠商技術逐漸提升的情況下,中國目前骨科醫材產品仍有定位上的空缺,特別是中階往上下延伸的中高階與中低階區塊。

所以中國大陸廠商積極由下往上布局,國際領導大廠MEDTRONIC、STRYKER則運用產品品牌策略區隔高中低市場,並由上往下的延伸產品,以中階產品為主要定位的台灣廠商,勢必面臨上下夾擊的窘境。

中國大陸已經成為台灣骨科廠商主要出口國,特別是關節重建類產品,出口至中國大陸的金額與數量逐年成長,近3年出口額年複合成長率29.2%,顯見中國大陸已經成為台商主要出口市場。
然台商在新興國家的布局比重仍低,未來在市場布局策略上如何調配因應,借重在中國大陸銷售多年的經驗、累積多年銷售數量和臨床追蹤報告、既有的歐美產品許可證,快速取得其他新興國家的產品上市機會,是可以思考之處。

另方面,台灣廠商過去中國大陸市場累積一定銷售網絡與品牌基礎,且中國大陸醫療院所對於高階醫療器材的價格敏感度與性價比逐漸提高的同時,如何調整行銷策略,並透過降低製造成本與行銷通路之資源權衡與配置,進行謹慎因應。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