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生策會聲明】有關鏡傳媒第38期封面報導之回應與說明
2005-06-30

茲因近期包括鏡傳媒、新新聞等媒體刊載許多對本會的臆測報導,報導內容片面且諸多未與事實相符!本會業已公開表達本會和生技產業不受政治干擾、及持續推動醫療生技產業發展之立場。為讓各界了解相關始末,茲此匯整公告鏡傳媒近日新刊訪問本會之平衡報導,及前期(38期)報導和該內容異疑處之說明和列証。

當前台灣現階段面臨世界強大壓力與競爭,唯有仰賴國內各界團結力量一起努力,深期政府拿出遠見與魄力來主導並促進業界的真誠團結,融整產業聲音,公平對待各方,共創台灣生醫產業的新面貌。


<鏡周刊平衡報導一> 文|嚴文廷   攝影|林俊耀

   本刊上週報導總統蔡英文指派副總統陳建仁另籌組民間的生醫聯盟,要改善政府與民間的溝通管道,似乎是對過去負責民間平台的「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簡稱生策會)」不夠滿意。

   今天生策會長張善政接受本刊專訪,談到政府與民間溝通,強調今年5月底已經在經營者大會上歸納幾十項問題,送給行政院相關部會,請幫業者著想,為什麼相同問題要對不同平台講2次?這樣是在浪費業者寶貴時間。

   生策會長期扮演民間整合意見的角色,並如實反映給政府部門,現在副總統陳建仁卻找師弟張鴻仁成立聯盟,張善政今天特別與中研院院士、副會長張文昌以及製藥工業同業公會榮譽理事長黃柏熊一起接受本刊專訪,希望說明長期以來生策會一直努力扮演溝通橋梁,協助產官學對話。

   張善政表示,中研院院士陳良博的重砲批評「對蔡政府失望」一席話確實讓總統蔡英文聽到且重視,才會有後來由副總統陳建仁親自跳下來,希望幫生醫產業加把勁,但其實今年5月31日生策會舉辦經營者大會,許多參與的業界反應生技法規問題,都已經彙整並送給相關部會,只要針對問題逐一解決,相信蔡政府聽到的抱怨或放砲會少很多,也不需要大費周章勞動到總統、副總統親自處理,反而引起生技業好像不同平台有打對台的誤會。

   張善政說明,自己也擔任過政府官員,站在官方立場,當然希望聽取建言的管道越多越好,官方要主導成立另一個平台,生策會也沒有立場說不,只是從業者角度來思考,台灣生技圈就這麼小,相信從生策會提出的建言和新聯盟所歸納的意見雷同度應該會很高,撇開政治立場或隱含的政治意味,到底為什麼需要業者花時間講2遍?

   張善政建議,副總統陳建仁可以想一下,如果把生策會今年5月31日歸納的數十項建議拿出來看,或許就能先解決問題,「現成的擺在那邊,為什麼要再重新收集一次呢?」況且現在的立法院環境和當時國民黨執政時不一樣,要推動修法難度降低很多,當時3年前生策會提出33項法規鬆綁,在我閣揆卸任時都能完成超過一半,現在肯定可以更有效率。

   製藥工業同業公會榮譽製藥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柏熊也強調,多一個聯盟,外面的人看起來,好像生技圈有些競爭和衝突,但相信張鴻仁也是受託收集意見,彼此應該沒有競爭關係,對業界來說,關心的是問題要解決。


<鏡周刊平衡報導二> 文|嚴文廷   攝影|林俊耀

   面對副總統陳建仁主導成立的生技醫藥產業聯盟,不收會員不設理監事,只做好溝通平台工作,生策會長張善政接受專訪時表示,20年來累積產官學交流的能量,與虛擬組織能負擔的功能完全不一樣,況且生策會知道業界需求,也能讓官方知道問題卡在哪?這是虛擬組織無法取代。

   中研院院士、生策會副會長張文昌指出,20年前當開始倡議在台灣研究新藥,很多人都懷疑「台灣能做嗎?」就算有臨床實驗也都是國外藥廠所委託,但20年過去,已經有好幾種新藥被核准,甚至還有171項進入臨床試驗,生策會20年來的推動、政府協助、業界配合以及學界參與是很重要的因素。

   張善政強調,台灣生技圈沒有資通訊產業這麼龐大,過去生策會剛成立時,透過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的領導下,推動幾項法案立法,讓生技圈體認到生策會是有力的管道。

   對照新成立的聯盟,生策會有理監事會,320個團體會員中,上市櫃企業就有70家,醫院和照護機構有73家,學研界就有10多家,包括台大、陽明等,張善政強調,20年累積的產官學能量和數量是虛擬組織無法相比,而且只要是重要的會議或場合,業界重要代表都會親自出席,這是其他組織很少見的狀況。

   最近看到總統蔡英文到新竹生醫園區視察,張善政觀察,「晚動總比不推好!」而且總統都已經點名科技部要負責,積極表態後,有足夠的宣示意味,接下來就看跨部會的整合能不能真正解決生技業問題,讓產業順利發展。

   最後張善政強調,今年5月31日的經營者大會後,已經把問題都彙整給政府,接下來將花心力幫助台灣醫療生技業與世界接軌,不會花心力在國內競爭,也希望政府融整產業聲音,公平對待各方,才能讓台灣生醫產業起飛,目前是抱持樂觀和正面來看待。


<鏡周刊第38期報導內容>  

鏡周刊第38期封面故事 報導內容異疑處之說明與列證

謬誤一、生策會沒有發揮功能,導致生技產業對政府不滿?

事實:生策會為民間社團法人,過去多年一直有效扮演產業和政府間之溝通平台,成功的因素在於產業界與政府的認可與支持。如政府能一秉2002年協助生策會成立初衷,繼續支持,則功能當可繼續彰顯,當不致有無法發揮之慮

謬誤二生策會對蔡政府態度不明?

事實:生策會始終定位不變,多次公開表達支持政府和產業後盾之立場

‧2016-06-01 新政府上任後立即拜會科技政委

生策會張文昌副會長、吳明發執行長拜會新任吳政忠政委,表達將持續協助政府推動生醫產業政策。

‧2016-07-18 新任會長媒體公開表達支持政府推動生技產業

張善政新任會長後,第一次接受媒體專訪即公開表達「生策會的未來扮演生技產業推動的角色不變,而量能持續擴大,希望能繼續作為政府的「後盾」,協助蔡英文總統與副總統陳建仁主導政策做產業界後盾,讓台灣生技能走到全球,打世界盃。

謬誤三、生策會、官方叫不動?

事實:生策會每次產業大會必然邀請行政院和相關部會首長蒞會指教!反觀新政府上任後,行政院會各式重要生技產業會議,從未邀請生策會參加!

‧2016-07-19生策會主辦生技投資論壇 -邀請吳政忠政委(未出席)、經濟部李世光部長

‧2016-09-19生策會主辦國際併購趨勢論壇 -邀請吳政忠政委(未出席)、經濟部李世光部長

‧2016-11-07生技產業聚會 -邀請吳政忠政委(未出席)

‧2017 -05-31生策會主辦「生醫產業經營者會議」-邀請吳政忠政委、科技部部(次)長、經濟部部(次)長、衛福部部(次長),皆未出席

 

謬誤四、生策會對新政府批評多、溝通少?

事實:新政府上任以來,生策會持續積極響應政府生技產業推動與政策方針,多次並主動向產業發布科技部、衛福部等推動生技產業之進展與成效!

‧2016.12.22召開「2016生醫產業年度總覽」記者會

-邀科技部裘正健次長暢談政策和公布「生技新藥條例」修法成效

-當日發布生醫產業營運、資本、研發、國際等面向之具體數據和穩健表現,鼓勵產業信心!行政院並引用生策會調查數據(產業營收成長12%等數據)向媒體表示生技發展蓬勃!

 

‧2016.12 .23協助政府成立Taiwan Healthcare+平台國際行銷聯盟

呼應政府「連結在地、連結國際」方針,協助衛福部集結醫療生技標竿建置國際入口平台,並邀由陳建仁副總統、王金平創辦人、衛福部林奏延部長、監察院張博雅院長及各國商貿代表等啟動上線。

媒體並以「生技醫療產業在政府後援下,正走向國際化,產業不再單打獨鬥」為標題進行報導

 

‧2017-02-16生策會率「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代表拜會陳副總統

副總統表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長期協助政府落實健康服務產業之發展,結合產業、學研及醫界,提供生技醫藥資源的合作平臺,並深入產業盤點臺灣生技強項,建置國際鏈結雲端平臺「Taiwan Healthcare +」,在國際上行銷臺灣生技產業與醫療服務,值得肯定。

 

                                                              (總統府新聞與活動公告)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