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幹細胞產業政策放開在即或引醫藥巨頭洗牌
2015-03-17
【證券時報  2015-03-17 幹細胞產業化即將到來 記者向南】
一直尋求同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北科生物”)合作以進入中國市場的澳大利亞公司Mesoblast,突然將注意力轉移到美國的技術收購和申報。
Mesoblast終止尋求進入中國市場的原因,在於其幹細胞產品在本國獲得了上市許可,其市值飆升至近200億元,讓它獲得了加速發展所需的寶貴資金。
更重要的是,中國在產業宏觀環境方面落後于人,澳大利亞支持幹細胞產業,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台後在2009年一改布什政府對幹細胞臨床的保守策略,而恰在當年中國政府將幹細胞研究列入“第三類治療技術”開始限制,至今沒有放開。
北科生物董事長胡祥認為,全球醫藥行業格局將因為幹細胞而有望重新洗牌,區域細胞制備中心將在幹細胞產業中處於基礎核心位置。
產業政策放開在即
2月26日,科技部基礎研究司發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幹細胞與轉化醫學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以鼓勵發展幹細胞科研產業。
實際上,對幹細胞產業而言,衛生部門的文件更為重要,科技部只能從技術研究層面提供支持,衛生部卻能決定這種技術是否可以臨床應用,這才是產業化的關鍵。業內有消息稱,由於高層支持,衛生部也將在近期出台政策。
中國幹細胞產業的發展可以以2009年為界,2009年之前政府對幹細胞臨床不管不問,當年5月衛生部出台文件,把幹細胞劃為需要嚴格管制的“第三類治療技術”。
2012年政府政策又進一步收緊,國家衛計委發佈了《關於開展幹細胞臨床研究和應用自查自糾工作的通知》,叫停正在開展的未經批准的幹細胞臨床研究和應用項目。幹細胞治療轉入地下。
北科生物董事長胡祥認為,中國政府對幹細胞研究長達5年的封凍,已妨礙了我國再生醫學的發展,國家應該為生物治療制定一個綠色的審批通道,而不是無所作為。
幹細胞被認為是唯一可以進入美國的醫藥產業,有可能在未來佔有一席之地。
目前,國際上已有8種幹細胞藥物或技術獲批上市並應用于臨床,適應症包括急性心梗、遺傳性或獲得性造血系統疾病、脊髓和骨損傷等,涉及美國、韓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但中國並不在列。
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韓朝忠表示,中國自主知識產權藥物很難獲 得歐美FDA批准上市,只有幹細胞有希望走到世界前列。但是中國卻受政策法規影響,遲遲沒有幹細胞藥物獲批。
幹細胞產業分為採集、存儲、制備、移植及治療等領域,骨髓造血幹細胞和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幹細胞治療主要的臨床應用領域,已經非常成熟,也是我國目前唯一合法的幹細胞業務。
但是現在美、韓、加、澳、日等國都放開了幹細胞產業,韓國為了提高本國藥企的競爭力,出台了加速再生醫學產品審批的法案,大大縮短了這類新藥審批的時間。
行業亂象與企業現狀
2009年之前,由於中國沒有幹細胞產業方面的管理法規,再生醫學在自行發展的同時,也產出了一大批唯利是圖,打著“幹細胞”高科技幌子的“江湖游醫”。
一時間,這一領域亂象叢生,衛生主管部門嚴令杜絕一切幹細胞科研成果向臨床轉化的研究與應用。結果亂象並沒有消除,而遵守規範的企業和機構卻至此止步不前。
2009年北科生物利潤大幅下滑,並且出現了核心團隊集體流失的事件。“不要說別的公司,我們的股東都從這兒挖人。”胡祥說。北科生物從業人員異常搶手,骨幹成員屢屢被挖。北科生物的技術副總、行政副總和運營副總相繼出走。
與此同時,市場上湧現了數量衆多的中小公司,不僅搶了北科生物的病源,甚至搶了北科生物的合作醫院,不斷有醫院退出與北科生物的合作,一時間,市場更為混亂。
2012年,政府叫停未經批准的幹細胞臨床研究和治療之後,北科生物的主營業務轉向了幹細胞儲存,但由於布局較晚,2013年北科生物營業收入(母公司)只有不到5000萬元,虧損2793萬元。2012年則虧損3158萬元。2014年前8個月,其營業收入降至3046萬元,虧損1529萬元。北科生物投資的13家公司中,深圳市北科細胞工程研究所等7個公司未正常經營,安徽省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停業。
北科生物從出生開始,股權就一直在更迭。該公司成立之初股權分散,2006年產學研基地退出後,胡祥又找來專業投資者。2008年、2010年北科生物股份頻頻轉 讓,消停兩年後,2013年至2014年8月又發生多起轉讓,胡祥持有股份增至82.0338 %。胡祥稱,退出者都賺到了錢。
創業板推出後,北科生物曾有上市打算,但公司主業引發的爭議不斷,政策性法規限制了公司的發展,監管部門也不可能批准其上市。
北科生物最近一次出現在公衆面前,是中源協和(600645)去年12月23日公告以1.19億元收購胡祥持有的北科生物13%的股權。當時,北科生物估值只有9億元,而中源協和則估值近200億元。兩者間的差距,應該既有北科生物錯失上市機會的原因,也有業務發展規模的原因。
中源協和主要從事幹細胞儲存。胡祥認為,中源協和之所以能做成現在的規模,受益于政府首批批准幹細胞儲存業務,發力較早。據悉,中源協和儲備了幹細胞臨床醫療技術,並準備收購醫院以完成產業布局。
醫藥工業洗牌機會
據瞭解,幹細胞研究需要錢且研究時間很長,即使取得成果,也並不一定能獲得巨額利潤。世界上首個幹細胞治療藥物是美國哥倫比亞奧西里斯診療公司(Osiri s)的幹細胞產品Prochymal,該產品上市後銷售情況一般,公司于2013年10月以1億美元出售給Mesoblast公司。
而美國Geron公司獲批可以為幹細胞產品開展臨床試驗後,于2011年11月宣佈放棄幹細胞研究計劃。已上市的美國幹細胞研究公司中,絕大多數公司股價較上市時暴跌了90%。
幹細胞等再生醫學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類對疾病治療和健康長壽的需求,該產業極其“個體化”,不管是作基因檢測、基因治療,還是細胞治療、免疫治療或組織工程,都需要以自己的細胞、組織為原料,與傳統醫藥工業的批量化模式有很大的區別,需要全新的基礎設施和商業模式。
如此一來,歐美制藥巨頭的傳統優勢將漸失用武之地,醫藥工業將重新洗牌,中國也有希望不再處於劣勢。中國有世界第一的人口,是第二大經濟體,正面臨人口老齡化,需求和市場巨大,許多產品都能夠形成百億元的年銷售規模,成就一批優秀的醫藥公司。
據瞭解,國際制藥業巨頭諾華公司已出資購買了“2013年十大科學突破之首”的個體化細胞技術,目前正在美國申請推廣應用許可。如獲得通過,它對白血病90 %的治癒率,將會為全球數十萬患者帶來福音,同時也會對中國幹細胞產業形成巨大壓力。
胡祥認為,幹細胞產業市場空間巨大,產業鏈很長,其中細胞制備中心處於產業鏈的中心位置,控制細胞制備中心就類似控制了渠道,將在未來競爭中處於有利位置。而諾華公司等巨頭就有計劃在中國投資區域制備中心。
政府支持的利好消息也已傳來。3月2日,深圳市發改委、深圳市市場質量監管委、深圳市衛計委聯合發佈了《關於建設深圳(北科)區域細胞制備中心的通知》,批准北科生物試點建設區域細胞制備中心。
胡祥認為,建立區域細胞制備中心,使得中國企業有機會選擇通過投資參股或收購等方式,參與到源頭,讓發達國家的多年投入和研發成果為我所用。而率先建立起與再生醫學相適應的基礎設施,是中國醫藥產業彎道超車,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