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多家跨國藥企換帥 調整在華發展戰略
2015-06-08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5-06-08  產業公司  記者朱萍  報導】

重點提示

為了更好地發展,跨國藥企必須進行相應調整,人事調整或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將是品牌戰略、投資戰略等方面的調整。

本報記者 朱萍 北京報道近期,包括默沙東、拜耳等在內的多家跨國藥企不約而同地開始更換中國區的主帥,新的中國區總裁也開始陸續走馬上任。

與此同時,為了適應中國市場變化,相關跨國藥企都在進行一定調整,如在藥品研製開發上,諾華、安進等企業均表示將注重對中國患者有效和有針對性的新藥研發。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中國整個醫藥行業現在都處於調整階段,跨國藥企也需要做好轉型準備。據記者瞭解,目前很多跨國藥企都面臨重磅藥物專利保護期將至、藥品降價趨勢、一線城市市場日趨飽等現實問題,而以往的營銷模式等也需要適時調整。

不約而同走馬上任

進入20154月底,多家跨國藥企都不約而同地選擇更換了中國區主帥。

430日,拜耳中國內部通告,拜耳中國總裁康洛克將離任目前職位,前往加拿大就任拜耳加拿大高級國家代表及拜耳醫藥保健加拿大總經理。同時康洛克也向員工證實此消息,會繼續工作至6月中旬,做好和繼任者及中國管理團隊的交接工作。

接替康洛克職位的是拜耳亞太區總經理江維,江維曾在禮來和阿斯利康任職,2012年加入拜耳,在新加坡擔任拜耳AP總裁。

據瞭解,康洛克此前赴任中國,主要是拜耳總部為了解決中國區越來越嚴重的合規和人事架構問題。但有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雖然康洛克延續了拜耳在中國的市場戰略,但其注重系統、輕員工利益的管理風格不是很被認可,再加上近年來中國國內醫藥環境的變化,其手下團隊並不適應。

緊接著在52日,安進中國宣佈由張文傑接任安進中國大中華區總經理,原大中華區總經理李怡平最後工作日為515日。

相對於諾華等知名跨國企業,安進較為年輕,始創于1980年,進入中國的時間也較晚。2012年,安進公司才開始著手設立中國的分支機構,2013年與中國國內創新藥的領先企業浙江貝達藥業有限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貝達安進制藥有限公司,負責將安進公司抗癌藥物Vectibix(帕妥木單抗)引入中國市場。

另外,514日又有消息傳出,諾和諾德中國區總經理柯禮思即將于81日離任,這距離他接任中國區的職位正好兩年。

據瞭解,柯禮思于201381日起正式接任諾和諾德大中國區總經理和諾和諾德高級副總裁一職。彼時,原大中國區總經理兼高級副總裁柯瑞龍結束了其在諾和諾德中國10年的任期,以及在諾和諾德集團近22年的服務,正式宣佈退休。

資料顯示,柯禮思在1999年加入諾和諾德任助理資金經理後,柯禮思在諾和諾德擔任了多個工作,包括投資人關係經理,北美區投資人關係總監,企業發展副總裁,企業戰略及業務發展副總裁,其中包括自20111月起任日本及韓國區的財務、法律和IT副總裁。

而進入6月份後,美國默沙東的中國區新總裁也開始走馬上任。美國默沙東全球腫瘤產品線的高級副總裁及總經理榮科瑞在今年61日出任默沙東中國總裁,全面接管其中國區所有產品業務。而原默沙東中國總裁潘斌則轉投英國阿斯利康公司,負責其總部的生產、供應鏈、採購和IT等業務。

至於潘斌離職的具體原因目前並不太清楚,有默沙東中國區員工向媒體解釋稱,公司始終有三年一調整中國區總裁的慣例,此次潘斌突然離職,或是高層的安排。

來自PharmAsia統計的數據顯示,2013年,默沙東年增長率為3%,外資藥企(不包括因行賄門受影響的GSK)整體增長率為12%2014年,行業增長率為13%,默沙東銷售年增長13%,和行業整體增長率持平。

頗為巧合的是,這一波(即將)離任的總裁們,其當初上任的時間也相差不多,在任時間也相似:2012年,初李怡平進入安進公司擔任大中華區總經理,組建中國團隊;201271日,康洛克正式接任拜耳醫藥保健中國總裁;201291日,潘斌履職默沙東中國區總裁;201381日起,柯禮思正式接任諾和諾德大中國區總經理與諾和諾德高級副總裁一職。

跨國藥企光環漸褪

此次跨國藥企人事調整看似巧合,但其實並不簡單,每次調整都是跨國藥企根據中國市場變化及自身發展目標的戰略調整一部分。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據瞭解,20122013年是跨國藥企激烈爭奪中國市場的兩年。跨國藥企在中國的本土化競爭布局正在迅速升級,從此前試探性地設立辦事處、分公司、中國區總部,以及亞太區總部,直至巨資興建研發中心,下沉到此前極少涉及的三四線城市,並且從與本土制藥公司從單純業務層面的合作升級到資本層面的緊密聯繫。

因此,這不僅要求中國區總裁能對內部人員、包括公司總部和中國區的高層及業務部門同事更好地溝通,更需要能在政府關係、政策研究和對外事務等上有著很好的能力及人脈。如默沙東前中國總裁潘斌深諳在華業務的整體營銷,包括公共政策與市場准入戰略等。

而同樣在最近的一兩年間,跨國藥企在華的發展一度嚴重受挫,尤其是葛蘭素史克等多家外資企業接連曝出行賄丑聞後,業界普遍認為,這嚴重削弱了跨國藥企在華的光環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指出,自2013年葛蘭素史克商業賄賂事件爆發之後,對於整個醫藥行業都是一個調整的節點,各家跨國藥企忙於應對更嚴格的合規審查與降價壓力,利潤受到很大影響。

對於跨國藥企在華的營銷情況並沒有詳盡數據,但有媒體報道,此前葛蘭素史克、默克和輝瑞均指出,他們在華的銷售增速從2012年的40%跌至2013年的20%,其他公司也表示,他們在華銷售團隊受到了更加嚴格的監管,因此2014年的銷售增速也將有所下降。

與此同時,中國醫藥政策、市場環境等也出現了相應的變化,中國國內的醫藥市場競爭呈現白熱化,尤其是在一線城市容量已日趨飽和;同時,中國政府打擊商業賄賂的力度也在逐漸加大,並加強對藥品降價力度的監管。這使得跨國藥企面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際上,相關部門在藥價調整上可謂頻頻出招。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印發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意見的通知》規定,自201561日起,除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外,取消原政府制定的藥品價格,全面推進藥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完善藥品採購機制、發揮醫保控費作用,藥品實際交易價格主要由市場競爭形成。

業界認為,這對於外資制藥商來說,降價壓力正在上升。史立臣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自去年底以來,許多地方政府已經推出了新的招標系統來降低藥品採購成本,並推動跨國公司更加直接地與廉價仿製藥在價格上展開競爭,此次發改委放開藥價管制後,藥價要面臨各省的招標價,甚至還可能有醫院的二次議價

進入整合布局

自去年以來,跨國藥企在國際市場上動作頻頻。如2014422日,諾華宣佈了與葛蘭素史克和禮來的四項交易:收購葛蘭素史克的腫瘤產品以便增強處於領先地位的腫瘤業務;將非流感類疫苗業務出售給葛蘭素史克;諾華的非處方藥事業部與葛蘭素史克的消費者保健部合併成一個消費者醫療保健業務公司;另外,諾華還將其動物保健業務出售給禮來。

不久前,又有報道稱,輝瑞可能收購自己的英國對手葛蘭素史克,消息傳出得到德意志銀行分析師的讚成,認為是有價值的收購。

但在全球格局變遷的同時,跨國藥企也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中國市場。據《2014年中國醫藥經濟預測的研究報告》所描述,中國醫藥市場已躍居世界第二,該報告認為,2014年我國的醫藥工業總產值增加近20%,並在未來三年都會保持高速增長。

因而,盡管很多跨國藥企均已認識到中國醫藥政策、市場環境等發生變化,在積極調整自身業務模式的同時,也正在將更多的重心發展落在中國,積極開展各項業務。上述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稱,為了更好地發展,跨國藥企必須進行相應調整,人事調整或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將是品牌戰略、投資戰略等方面的調整。

511日,默沙東宣佈與阿里巴巴集團達成合作雙方將在醫療領域開展合作,包括專業醫療倉儲、慢病管理雲端數據存儲,以及健康數據分析等雲計算業務。

對於合作細節,默沙東方面並未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但默沙東方面強調,中國是默沙東全球增長戰略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同時,新任中國區總裁榮科瑞將帶領中國團隊,繼續致力于執行發展戰略、驅動業務增長、滿足客戶需求,並稱默沙東繼續承諾根植中國,造福中國

實際上,跨國藥企對中國市場的服務意識越來越強。除了默沙東外,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很多跨國藥企精准研發更注重對中國患者有效和有針對性的新藥研發。

記者從諾華中國方面瞭解到,諾華目前加大針對亞洲和中國高發疾病進行新藥研發。據瞭解,2014年至2018年期間,諾華計劃在中國提交的新產品或新適應症的申請高達100多項,涵蓋心血管、呼吸、腫瘤、眼科等多個領域。

此外,賽諾菲預計20142020年間將有18個新產品上市,幾乎每個新藥都在做針對中國上市的準備。

一位醫藥行業分析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跨國藥企針對中國市場進行新藥研發,這對加速其新藥審批也有很大的助推作用。

該人士稱,因為人種、環境等差異性,中國很多疾病具有本地特色,如在中國的糖尿病患者和西方有所不同,例如很多患者體型並不肥胖,不同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差異較大。如果能夠在中國本土研發出新藥,那麼將有助于新產品進入特殊審批通道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