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移動醫療迎來幸福時光 資本跑馬圈地忙
2016-01-04

【中國經營報  2015年終專刊  2016-01-04  記者張亮  報導】

移動醫療的春天來了。

據普華永道的評估報告顯示,到2017年,全球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將達到230億美元,中國則有望達到25億美元。

2015年是中國十二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醫療健康行業攻城拔寨的一年,但其中涉及到互聯網+”的領域更是風起雲涌。

目前來說,無論是醫療器械廠商,還是制藥企業,或醫藥電商平台,都開始大舉在移動醫療領域布局。這也使得原本處於碎片化發展的移動醫療產業開始步入了整體化發展。2015年的移動醫療行業中,融資已成家常便飯,同時部分移動醫療平台也開始就盈利模式和發展模式方面進行探索。

據《2014中國醫藥物資協會發展狀況藍皮書》顯示,中國移動醫療APP發展迅速,現階段已達2000多款,可以預見的是,移動醫療將成為中國醫療衛生改革的積極推動力,在未來幾年將持續升溫並迎來井噴式發展。

資本圈地

目前,資本湧入互聯網醫療的速度在不斷加快。以融資最多的掛號網為例,其估值已達到15億美元以上。而一周前中國平安旗下平安好醫生在籌劃A輪融資,該公司估值預計達30億~40億美元。

此外,業內曝光度頗高的春雨醫生的C輪融資額為5000萬美元,丁香園則獲得騰訊的7000萬美元投資。就醫160則僅在20155月份獲得1.3億元的B輪融資。

1215日,就醫160成功登陸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股票名稱為寧遠科技,這標誌著內地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醫療第一股正式誕生。

盡管近3年營收總額達3300萬元,但3年超過4000萬元的虧損讓企業壓力重重。在2013~2015年間,就醫160營業收入分別為1268.2萬元、1380.12萬元和797.69萬元,虧損額卻逐年增加,僅2015年上半年就虧損1781萬元。

不過,就醫160創始人羅寧政顯然非常看好其公司未來前景。羅寧政在互聯網醫療媒體群公開表示,到2016年寧遠科技將僅依靠就醫160平台的流量變現就能達到億元收入規模。

據悉,就醫160成立於20098月,是預約掛號及導醫、咨詢和點評平台,同時也是深圳市衛生局、東莞市衛生局的官方預約掛號網站。

不過對於掛號這個流量入口,就醫160並不能做到獨家壟斷號源,行業內像掛號網、健康之路、趣醫院等互聯網醫療企業都與大量的醫院有掛號的對接,此外各地市都有些小規模的互聯網企業在做掛號,還有一些運營商也在搶佔號源。而從醫院的角度來講,也不願意看到一兩家互聯網企業將他們的號源壟斷。因此以號源為資源基礎,並不是互聯網醫療行業的壁壘之一。

與就醫160相比,目前掛號網(現已更名微醫集團)已經與全國23個省份、1300多家重點醫院的信息系統實現連接,擁有超過5000萬名的實名註冊用戶和15萬名重點醫院的專家。2011~2013年度,掛號網累計服務患者人次分別為650萬、2800萬、7200萬。

對此,羅寧政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以掛號為入口的企業需要具備能連接兩端的能力,一端是銜接醫院,一端是連接線上。只有用戶量到達一定規模,才能打通服務醫院、患者、醫生的三段。而院前掛號、院中導診、院內支付、診斷信息推送等一系列流程的完善,才能形成醫療重度垂直體系的壁壘。

盈利隱憂

據介紹,就醫160的核心優勢不僅僅在能帶來流量這一點。其自主研發的藍蜻蜓醫院感染監控系已經覆蓋了全國4700多家二級以上的醫院,這個項目一直處於盈利狀態,一年的營收能達到1000萬元,另外就醫160在互聯網方面的營收能力也不錯,年收入規模約2000萬元,相對於目前大部分純粹燒錢的移動醫療企業來說,就醫160還具有一定的造血能力。

寧遠科技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寧遠科技的收入構成比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前是傳統的軟件銷售收入占大頭。不過,從2013年開始,互聯網在線收入開始實現了大規模增長。2013年這一數字尚為20萬元,2014年則達到了200萬元,20151~6月,這一數字則達到500萬元。

寧遠科技流量變現具體的盈利模式是怎樣的呢?對此羅寧政表示,掛號是在線醫療非常好的入口,通過這個入口可以在大量的就診人群中獲得精準的患者,當有了這些精準的患者之後,公司可以把流量導給健康體檢公司以及一些民營醫院,或者導給去香港做疫苗注射、基因檢測的公司。此外,一些民營醫院在就醫160平台上做廣告也成為其收入來源之一。

比如我們平台上有非常多的女性患者,預約去香港做HPV疫苗,這樣的服務中國沒有上市,而香港有。我們就可以向香港的醫院收取一定傭金。未來我們還會開通國際醫療,比如去韓國做整容手術、去日本做體檢、去美國做腫瘤治療,讓患者得到更多的服務。羅寧政補充說。

除此之外,寧遠科技還與康美藥業、七樂康這樣的醫藥企業合作,也與民安保險、平安保險這樣的保險公司合作。寧遠科技將平台的流量分享跟這些公司,已獲得流量變現。

羅寧政表示,基於現金的流量變現速度,到2016年公司在互聯網醫療平台上的收入將達到億元規模。

不過,對於這樣的盈利模式,也有業內人士提出了質疑。首先,為民營醫院做廣告可能會招致用戶的反感,導致用戶放棄平台的使用;其次,HPV疫苗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進入中國新藥上市審批階段,有消息稱HPV疫苗在2016年上市,作為就醫160互聯網醫療平台最主要的增值服務之一,2016年此項業務必然會受到巨大的衝擊。

燒錢階段

盡管就醫160能夠順利登陸資本市場,但這並不意味著移動醫療已經步入市場成熟期,短期之內還不會出現大量移動醫療企業上市潮。

業內人士分析稱,隨移動醫療浪潮崛起的新興企業、傳統醫療信息化和設備廠商以及互聯網巨頭。對於移動醫療的未來,有分析師指出,目前傳統醫療利益鏈尚未打破,運營商、軟件開發商、終端廠商各自為政,不能形成資源共享合力。

更為關鍵的是,目前幾乎所有的移動醫療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對資本產生了嚴重的依賴,不少企業仍處於概念階段,甚至有部分企業尚未確立盈利模式。而如果投入的資金不能實現良性的回收,未來移動醫療將很難持續火熱下去。在此背景下,業內形成的統一觀點是未來將有近九成的移動醫療公司被淘汰。

鼎暉投資副總裁張莉在投中集團2015中國投資年會醫療健康行業專場論壇上表示,移動醫療若能在對於大數據分析之後,對病人帶來的利益提升和對醫生帶來的數據上的分析,包括整個醫院從診間支付、保險對控費,使得整個醫療行業都受到影響。如果沒有達到這樣的服務級別,僅僅是賣一個設備,或者還是在搭平台的話,這樣的移動醫療還沒有盈利模式。所以在移動醫療領域,我們是持謹慎態度,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據瞭解,國外企業盈利模式已成熟目前國外移動醫療健康企業已經探索出較為成熟的盈利模式。互聯網醫療健康軟件類企業多採用向藥企收費、向醫生收費、向保險公司收費等商業模式,代表公司有: EpocratesZocDocWellDoc;醫療硬件類企業則多選擇向醫院、向消費者的收費方式,代表企業有VoceraZEO等。

然而中國的移動醫療市場目前雖已突破40億元,但盈利模式仍在探索階段。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預計到2015年底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規模將會達到42.7億元,到2017年,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規模將達到115.4億元。

艾媒咨詢師分析認為,中國移動醫療市場快速增長,離不開移動運營商、信息平台系統提供商、醫療設備製造商、APP應用開發商等全產業鏈的共同努力。但現有的移動醫療模式仍徘徊於提供咨詢、掛號、交費等醫療服務外圍,如何完成移動醫療1.02.0的轉型是推動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持續性發展的關鍵。

事實上,部分移動醫療企業已經意識到僅靠線上資源難以真正撬動醫療市場,部分企業已經開始走入線下,共同進入健康服務保險領域,並結合自身市場定位和所有資源選擇了不同的線下診所籌建路徑。其中春雨醫生和丁香園均在大力推動自己的線下診所運營,這些都是新的嘗試。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