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研發疫苗 各國砸錢拚速度
2020-05-04

美兩大機構 已投入數百億元

武漢肺炎大流行何時會告一段落仍在未定之天,各國紛紛卯足全力研發疫苗或藥物。日經亞洲評論、衛報指出,美國、中國、歐盟、英國近來積極資助武肺研究,彼此間激烈較勁。

據報導,美國專門研發、採辦疫苗和療法的官方機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發展管理局」(BARDA),三月初以來已投入十二億美元(約三六○億台幣)協助各醫療機構、製藥公司研發疫苗和療法,也提前疏通生產線,以便成功後可大量產製。三月中率先展開疫苗人體試驗的莫德納(Moderna)生技公司,即獲得注資四.八三億美元(約一四四億台幣)。

與此同時,在全球最先爆發疫情的中國,據信有三家藥廠和研究機構接受政府資助,針對疫苗進行臨床試驗,且首重疫苗效力,其次才是安全性,企圖藉此加快研發進度。例如,中國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就是全球首個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的機構,目標是在年底前使疫苗商品化。

歐盟開線上會議 盼募2467億

歐盟同樣不落人後,已對德國生物製藥公司CureVac挹注逾八千萬歐元(約廿六億台幣),協助研發疫苗。德國、法國、義大利、挪威等國領袖及歐盟高級官員,還預定在四日召開線上會議,盼能募集七十五億歐元(約二四六七億台幣),推動疫苗和療法研發進程,並強化國際公衛體系。英國也宣布提供牛津大學兩千萬英鎊(約七.六億台幣)研究經費。

世界衛生組織(WHO)特使、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全球公衛教授納巴羅(David Nabarro)直言,世界上有很多病毒迄今仍無相應的疫苗,因此不應做出疫苗終將誕生,或一定能通過所有效力和安全性測試的絕對性假設;各國政府應敦促人民做好面對病毒長期性威脅的準備,包括病毒篩檢、患者動向追蹤等措施成為短期內的常態。

由於疫苗研發的迫切性與日俱增,部分科學家和活躍人士提倡「人體挑戰試驗」(HCT),讓年輕健康的志願者染病,以測試候選疫苗療效,據稱獲得來自五十幾國的近九千人響應。支持者認為,這類試驗可加速疫苗開發,但部分科學家質疑這類方法在倫理和醫學上的爭議。為此,WHO計畫本月發佈指導方針,為此提供建議。

(自由時報)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