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曾染B肝 生物製劑恐讓肝炎「復陽」
2020-06-17
曾感染B肝後康復的患者,體內的抗原也可能再「復陽」。台北榮總胃腸肝膽科16日公布一項長達10年針對1494位康復型B型肝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發現,有17位患者的B肝表面抗原出現「轉陽」,發作時間從開始吃生物製劑藥物後2年到20年不等,這些復陽者有2成有肝衰竭,當中有1位不幸過世,提醒曾感染過B肝又有再吃類風濕性關節炎生物製劑用藥的患者,服藥滿1年最好定期驗B肝核心抗體檢驗。

台北榮總胃腸肝膽科主任黃怡翔表示,國內目前全台B肝的帶原者已跌破200萬人大關,當中有一大部分的人為康復型B型肝炎感染(resolved hepatitis B),這些患者已經有對病毒有保護力的「表面抗體」,表面抗原 (HBsAg)也跟著消失,但B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Anti-HBc)仍然會是陽性,若患者的免疫力下降,體內原本已消失的「抗原」可能再「復陽」,導致肝炎再度復發。

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蔡長祐主任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是一種慢性關節炎,需長時間接受免疫調節的治療,包含一般口服的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或施打生物製劑,來延緩疾病的進程,減少關節的破壞。但過去對這些藥物是否會影響人體抑制對抗B型肝炎的能力,進而使康復型B型肝炎的患者變成帶原者的情形並不清楚。

黃怡祥表示,北榮進行了一項長達10年,針對1494位康復型B型肝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追蹤研究,結果發現有17位患者的B肝表面抗原出現「陽轉」,發作時間從開始吃生物製劑藥物後2年到20年不等,這些復陽者有2成有肝衰竭,當中有1位不幸過世。

黃怡祥表示,正常情況下,表面抗體陽性者,抗原不太可能從陰轉陽,通常都是因為免疫力受到干擾,而這些類風溼性關節炎的B肝康復者,除了生物製劑用藥之外,沒有其他可能干擾免疫力的因子。

這項發現,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美國胃腸病學協會知名期刊「臨床胃腸病學與肝病學(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建議感染過B肝又有再吃類風濕性關節炎生物製劑用藥的患者,最好定期驗肝指數及黃疸指數,至少一年追蹤B型肝炎表面抗原,患者們也要配合醫囑規則回診接受檢查。若有肝指數異常者,建議馬上停止使用生物製劑,趕緊使用抗病毒藥物,避免肝炎惡化。

(蘋果日報)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