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啟動發布會」於4月26日線上線下同步舉辦,由立法院院長暨大會主席游錫堃以及生策會會長翁啟惠、生策會副會長楊泮池、生策會監事長陳維昭、經濟部林全能常務次長、科技部陳宗權次長、農委會陳添壽副主委、衛福部施養志技監,代表主辦單位一同出席參與。
游院長致詞時表示,台灣醫療展今年邁入第六屆,已成為亞太地區最具指標性的國際展會。去年受疫情影響,展覽規模仍逆勢成長15%,共吸引600家展商、18萬人次入場。他特別感謝各部會支持,包括衛福部推動台灣醫療科技展線上商機平台、經濟部拓展各國商貿與供應鏈合作、科技部扶植醫療科技創新產業,以及農委會帶領農業生技升級。當日也由游院長為現場來自醫界、公協會、跨域產業協會25位諮議委員代表授證,希望透過諮議委員專家,齊力推動台灣醫療科技展持續發展、打造大健康產業合作契機。
醫療科技展四面向推動國際連結合作
生策會會長翁啟惠表示,今年的醫療科技展除了四天實體展,更首次推出365天線上展,將朝四大方向推動:一、結合衛福部「一國一中心新南向計畫」,將台灣數位醫療轉型的經驗、技術與產品推廣至新南向國家;二、布局台灣精準醫療,並結合優勢領域包括癌症治療、精準檢測、細胞治療、質子治療等;三、藉由經濟部媒合全球50多個產業協會,發展醫療供應鏈夥伴關係,第四大方向則是透過醫師公會邀請世界醫師大會來台,雙方交流並助力台灣大健康產業鏈與醫療實力的國際深度合作。
▲生策會翁啟惠會長揭示四大面向推動醫療科技展國際連結合作
2022展會主題:智慧醫療、精準醫療、全齡健康
生策會副會長楊泮池特別指出,全球「精準健康」市場, 預估至2025 年將從 1.7 兆美元,攀升至 3.1 兆美元,在超過15兆美元的大健康產業占比最高,將是未來發展重點。而2021年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發展修正條例,擴大原新藥、高階醫材範疇,納入「精準醫療」、「數位醫療」、「再生醫療」與創新技術平台等,皆為台灣發展的強項,也整建相當完整的產業鏈,透過台灣醫療科技展能被國內外看見,更藉此推動創新技術落地、讓醫院率先採用,加速臨床驗證進軍國際市場。
▲生策會楊泮池副會長分享全球大健康產業與台灣的優勢和機會
展望分享:新醫療科技、新產業商機、 新國際合作
臺大醫院吳明賢院長在會中分享台灣醫療數位力。台灣發展數位醫療有二項絕佳優勢,醫療體系和數位競爭力皆在全球名列前茅,若能充分結合,創造台灣強大的醫療數位力指日可待。臺大醫院在智慧醫療、數位醫療及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的成果,也將在年底的醫療科技展完整呈現。
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邱泰源則提到,世界醫師會(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 WMA)日前已發函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orld Health Assembly, WHA),醫師公會也將於展會期間舉辦國際研討會,希望能結合更多力量,透過國際夥伴及醫療科技展,讓台灣的防疫貢獻與醫療專業得以在全球場域發揮作用。
▲展望分享:臺大醫院吳明賢院長
▲展望分享:醫師公會全聯會邱泰源理事長
國際半導體協會(SEMI)台灣區總裁曹世綸指出,半導體技術應用在Neuralink腦機介面晶片,加上國內廠商矽基分子推出的檢測晶片,皆為高科技和先進醫療聯手、持續交流而研發出的產品。 他期待台灣完整的電子產業供應鏈、感測與半導體技術、人工智慧和 大數據結合,能使台灣有機會在未來引領先鋒,也期待在年底展會有更多醫療與科技的交流機會,帶來更亮眼的創新應用結果。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許介立遠距致詞時表示,他們相當重視跨域整合,與產官學界緊密合作。公會近年來號召成員參與醫療科技展,也鼓勵他們加強與醫療體系合作,盼能強化電子資通訊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與落地實踐,帶動台灣成為醫療數位轉型樞紐。
▲展望分享:SEMI台灣區曹世綸總裁
▲展望分享:電電公會許介立副理事長
因應疫情持續及高齡社會議題,今年醫療科技展也分享二大主題館的規畫。
中國附醫副院長薛博仁表示,精準檢測主題館已累積40多所國內外指標企業入駐,今年將擴大成精準大健康平台以呼應今年展出主題。除了癌症、生物標記、微菌叢精準檢測、細胞毒殺、CTC等,更結合人工智慧的應用,大幅推進智慧精準檢測。
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分享,因應人口快速高齡化的挑戰與機會,無齡健康主題館匯集食「醫」住行育樂,展出無齡、防衰老的健康服務與產品,過去幾年邀請宏碁、華碩、桂冠、友華等企業共襄盛舉逐步看到許多耕耘成果。今年年底也將分享更多廠商投入的學術和臨床驗證研究成果,為企業與產品開發帶來更好的競爭力。
▲展望分享:中國附醫薛博仁副院長
▲展望分享:關渡醫院陳亮恭院長
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將包括四天實體展— 12月1日至4日假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舉行,及首次推出全年線上展,將透過Healthcare+ B2B醫療科技展商貿平台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