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生技新視野-創意專利 生技業成功關鍵
2010-04-19

【 工商時報  報訊 】2010/04/19

(本文作者為台北市生物產業協會副理事長)

全球競爭力大師,哈佛大學的麥可.波特教授,最近以「全球經濟變局︰美、中、台的機會與挑戰」為題在台灣作專題演講。他贊許台灣的競爭力,特別是這麼一個毫無天然資源的小島,民間的創造力居然能打造出全球第19名的國家競爭力,正是波特教授本人最愛的個案範例,與他本人小時候住過台灣兩年無關。

他特別指出,根據2008年美國與歐盟專利局統計,由1998年到2008年的10年間,台灣的人均專利產出的增加速度為全球第一(亦即每百萬人口取得美國專利數目之比值),遠遠超過排名在後的新加坡、芬蘭、冰島、南韓的一倍以上。傳統強國如日本第7、德國第12,美國則在20名以外。

同時他也指出,除了工研院之外,台灣前20名專利產出皆來自民間電子大廠,但是排名最高的大學則為第39名。台灣大學研發專利產出排名遠在民間業界之後,是波特教授特別提出應該注意的地方,因為原本大學就肩負創新研發的能量與責任。

的確如此,回顧美國可以在生物科技執世界之牛耳時,BIO2005的大會就曾指出,美國大學的生物科技研發能量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這也是為何面對日本、德國的強力競爭,美國在生物科技產業仍能勝出的因素。

談到全球的高科技產業,不管是生物科技,或是半導體、電腦軟體,簡直就是一部專利訴訟史。微軟與英特爾,靠著專利與規格,公然綁架了整個PC產業,也造就一批電子新貴,他們的遊戲規則與傳統產業壟斷天然資源的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這回壟斷的不是有形的物資,而是無形的專利標準。

正如同最近蘋果電腦對國內手機製造商所發動的一場最新專利戰爭,一般老百姓還沒搞清楚發生什麼事,可能一場新世代的戰爭就已經結束。與傳統戰爭相同,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勝出者產品大賣、股票大漲,股東與員工喜滋滋;敗的一方,可能是割地(產品下市)賠款(付出授權金),甚至公司倒閉大吉,股票變壁紙。

生物科技公司最著名的專利戰爭,即為眾所熟悉的Amgen與GI(Genetic Institute)的戰役。其精采程度比之三國赤壁之戰亦不遑多讓。Amgen不但一戰成名,代表美國西岸加州的生技新興勢力打敗了傳統美國東岸波士頓地區的老霸主地位,同時也改變了生物科技產業專利爭奪戰的遊戲規則。

當時兩家公司都宣稱擁有EPO(洗腎病患使用的紅血球生成素)的專利,Amgen擁有EPO的DNA基因專利,而GI擁有的是EPO蛋白質成品與蛋白質純化技術的專利。要知道這可是在上個世紀基因解碼前的史前時代,第一回合打下來,法院依照往例判決,GI旗開得勝,因為成品與製程專利都在GI手上,法官認為Amgen怎麼可以生產相同的EPO?當然是Amgen輸得灰頭土臉,這也是先前所有類似專利戰役之結果。

不過,Amgen並不氣餒,因為他們的諸葛亮知道時代不同了,即使對手兵強馬壯,但他懂得如何草船借箭、再借東風來打第二回合。因此Amgen四處招兵買馬,也來向台灣、日本借箭。可惜當時台灣沒有魯肅、周瑜,有眼不識大好商機;反倒是日本Kirin啤酒公司沒有酒眼惺忪,不但借劍還出錢出力,協助Amgen繼續第二回合大戰。

這回的法官大概上過生物學,知道所有的生物分子皆來自基因,沒有基因就作不成蛋白質。所以,儘管GI有蛋白質專利,但是源自基因的專利可是在Amgen手上,因此Amgen逆轉勝,成了生技界的新盟主,GI則只好黯然傷神地將公司賣給同業。

同時這也確立了基因專利在生技產業的關鍵性,間接促成了本世紀初的「人類基因解碼」大戲,因為誰先搶下基因專利,就等於在台北信義區標到一塊國有土地一般,先卡位、然後等增值。在微笑曲線的最左端,如何保障研發創新的成果-專利,這也正是國際產業通關密碼,生技產業的成功關鍵!

撫今追昔,台灣已在許多資訊相關產業展現研發創新的實力,該是佈局更高難度的生技產業的時候了。值此全球G2兩大龍頭醫改之機,也許正是台灣另一次草船借箭、再借東風的歷史機會!時勢造英雄總是比較輕鬆的,掌握先機就是下一波的英雄。

【 原文網址https://news.chinatimes.com/tech/0,5249,171703x122010041900364,00.html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