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台灣發展生技產業的利基與阻礙 阻礙:國際資金須一次到位
2010-07-22

【工商時報 記者/張令慧 台北報導】 2010/07/21

全球生技創業投資公司龍頭公司Burrill & Company董事經理Ann F. Hanham指出,儘管國際創投業者相當看好台灣生技產業發展,但台灣採取公司制的創投模式,以及台灣資金要在創投中佔多數等不具國際化的作法,是影響國際創投資金進入台灣的關鍵。

由工研院和生物產業發展協會共同主辦的「BBA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昨(20)日在台北舉行。本次會議以「活絡亞洲生技商機」為主題,吸引包括Ann F. Hanham、史丹福大學心血管科技中心主任Peter Fitzgerald教授及全美第三大學名藥廠Watson Pharmaceuticals, Inc.創辦人趙宇天等350位來自全球生技、醫藥、創投等領域的專家及投資人與會。

Ann F. Hanham認為,中國大陸已成為全球生技業者關注焦點,台灣生技產業最大的利基,就是可以將研發結果或創新的營運模式,先在台灣試行後,再將其複製運用到中國大陸。因此,對於透過台灣生技創投基金,參與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國外的創投資金具有高度的意願。但是,國際創投資金要進入台灣,最大的困難就是台灣創投採用公司制度,所有的資金要求一次到位,這與國外行之有年的合夥制創投基金,資金可以分期到位,有很大的不同。

此外,包括台灣資金須佔一定比例,以及技術股的作價等,都無法與國際接軌,如此就會讓國際創投基金懼於進入台灣市場。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進福說,為了讓台灣生技產業快速成為兆元產業,政府對於生技創投基金有階段性的規劃,將會導入創投營運的精神,投資國內外高獲利潛力的案源。

BBA大會主席,也是生技中心董事長李鍾熙表示,BBA舉辦9年,每年吸引生技界菁英參與, BBA已是亞太地區年度最重要的生技交流盛會,今年更有跨國大型合作案,將於會議中簽署,另外,今年也會有美國Ascentage Pharma、德國Scil Technology GmbH、日本JGC、台灣Daxon、Adimmune Coporation,以及中國Genor BioPharma、Shanghai Zerun Biotechnology等100對廠商參與廠商媒合會議。

【原文網址 https://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00721000127&cid=1210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