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台灣醫療器材研發具全球優勢
2010-07-22

【工商時報 記者/陳碧芬 台北報導】  2010/07/22

全球最新產業鏈中,台灣哪些部份會讓跨國企業愛上?印度籍企管顧問莫伊特(Deependra Moitra)指出,跨國企業急於在世界各地找尋適合的研發中心,台灣的醫療器材設備、手機通訊軟體的研發能力具有全球優勢,既能為現有技術加值,又能創造單價下降的空間,甚而可以開拓新市場,建議政府招商政策可以往此方向構思。

跨國企業的研發中心佈局,已經隨全球產業鏈變化而變遷,莫伊特指出,不再只是傳統上的集團內研發中心,例如單純地為開發新技術或新市場而到海外設置新中心,而是善用時區落差以及資源互異,到其他地區找尋新的研究團隊。

最常見的就是,歐美廠商外包給印度,例如荷蘭商飛利浦集團在印度班加洛就有整棟大樓的外包研發中心,專門服務荷蘭總部的電子醫療器材部門和消費性電子部門,完全不必考量中心的盈利或與印度市場的互動。

莫伊特持續12年研究跨國企業的外包研發中心(offshoring R&D)生態,針對歐美商高科技業者在印度、歐洲和美國佈局研發中心的策略,進行個案研究與實地訪談。近日他受邀來台,為台大國企所和台灣經濟研究院的科技政策研究群,進行多場的專題演講。他本身是荷蘭商學院企管博士,同時擔任企管顧問和大學兼任教授。

由於持續追蹤外包研發中心的發展,莫伊特認為,高科技和軟體,是2項最適合發展外包研發中心的項目。

過去曾有美商拿著在美國熱賣的科技產品,要求印度研發團隊協助改善,結果經修改零件組合設計,產品同樣正常運作,價格卻下降到僅有8分之一;也有外包研發中心的人才經培訓後,重新回到當地市場,就歐美淘汰的技術作出當地市場需要的產品,例如印度鄉間的特有ATM提款機。

觀察過台灣的產業鏈能耐與現況後,他說,台灣在手機產業鏈上相當成熟,能幫歐美品牌代工,也能打出自己品牌,以台灣ICT天然生成的環境,可望在手機軟體系統上更進一步。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醫療器材領域,台灣的製造管理能力以及科技整合能力,經由與跨國集團的研發合作,可以改善目前歐美醫療器材昂貴的缺憾,讓產品價格顯著下降。

【原文網址 https://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00722000029&cid=1206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