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專家論壇》ECFA 是台灣經濟轉型的契機(上)
2010-08-13

【工商時報 杜英宗】2010/08/13

簽訂ECFA一個多月以來,各方議論不斷。在諸多討論中,很可惜多數人仍將重心放在早收清單、稅率與失業等問題。事實上,ECFA對台灣的實質影響,繫乎我們如何詮釋這項轉變。拉高視野,這是兩岸經濟合作的開端,也是台灣轉型的契機。

從世界經濟發展的脈絡,我們更能看出ECFA能扮演的時代意義。回首近十年全球的發展,經濟已出現種種斷層現象,近幾年的風暴更只是這些斷層所引發的地震。例如,美國試圖透過低利率與大量貸款給市井小民以緩解收入與貧富差距、歐洲的社會福利財政負擔衍生成國家債務危機、以及亞洲過度倚賴出口與歐美市場帶動經濟,造成的種種經濟失衡。這些表象的病徵看似逐漸淡去,但是肇致危機的根源仍存,如果不針對這些斷層對症下藥,仍無法挽救深層的結構性問題。

以轉型修補經濟斷層

顯然,這些地區的經濟都需要轉型,台灣也面臨類似的經濟斷層難題。我們過去的發展軌跡以促進製造業出口為主,使得整個經濟體系出現不均衡的病徵,也同時面臨貧富差距的難題。近日各方熱切討論的工安、環保等抗爭與政策困境,實際上也反映出經濟弱勢族群、或是因工業發展而受害體系的一種反制。

值此台灣島內對於諸多經濟政策議論僵持不下之際,如果我們能正確地看待ECFA,就有機會重新調整經濟體質。

經濟與企業的大幅成長,多半要靠創新、或是擴大市場。因此,這不只是兩岸貿易關稅的降低,而是我們對進入對方市場障礙的廢除。所有的產業和基本市場,都能進一步延伸到對岸、甚至全球。這也不只是生計飯碗的保衛戰,而是我們利用自身優勢創造更多市場與就業的機會,修補我們目前遇到的貧富差距斷層。

我們要利用ECFA參與中國大陸修補其經濟斷層的活動。眾所週知,中國在金融風暴中,大力推廣內需相關政策,以平衡其過去依賴製造與出口到歐美市場的不均衡發展,並正由全球工廠轉型為全球市場。這個轉型,背後的意義是中產階級、以及服務業的興起。

中國轉型中的台灣機會

根據世界銀行的一篇報告,在2030年,全球中產階級將有8億人口躋身中產階級,其中93%將集中在新興市場,29%在中國。這群人將因所得改變,而扭轉生活、消費型態,以及對消費品質的要求。例如,飲食要健康、樂活、旅遊,以及提升教育與人文素養。

過去各界普遍認為服務業因為具在地化性質、不易進行經驗與文化的轉移,加以各國多半保護國內產業,而難以參與這個市場。但是兩岸的語言與相對近似的文化與生活,使得我們有機會透過ECFA,重新詮釋、展現產業優勢。就筆者的觀察,在以下三大服務產業,因為中國有需求、但是品質不夠,台灣又已發展臻至成熟,而大有可為。

首先是金融服務業。金融服務不是只有融資。許多人擔心台灣的銀行前進大陸,把台灣的財富借給對岸、提供他們成長的滋養,將厚此薄彼,甚至一去無回。

事實上,這是很狹隘的認知。金融服務並非只有貨幣的借貸,它其實泛指與金錢往來所有的相關服務。例如,企業需要營運資金調度與管理、籌資、以及金融市場避險;一般消費者有用借記卡或是信用卡的需要,甚至保險、財富管理。這些都是台灣金融業已經純熟,中國也急切需要的金流服務,而且不會動用到貸款。

另外是醫療保健。相信許多往返各國的民眾都認同,台灣的醫療品質、就醫方便與相關服務,即使許多先進國家也望塵莫及。經常在兩岸奔波的國人,也應該都了解中國對此需求孔急。目前金磚四國的醫療保健支出僅佔GDP的4%左右,大幅低於英國的10%左右、美國的16%。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以台灣醫藥相關服務的品質與生物科技的水準,在中國將大有可為。

(作者為花旗環球台灣區董事長)

【資料來源: WiseEnterprise】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