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報酬遞減 產業發展終將趨於飽和
2010-09-23

【中國時報 中時60周年願景專題 經濟發展篇】2010/09/23

中研院院士王佑曾最近為國科會做了一項研究計畫,分析台灣過去五十年的經濟成長架構與未來發展策略,提出一套「產業發展飽和」的觀察整理。我們以日本為例,發現該國在一九九○年後的廿年時間裡,幾乎不再有任何實質面的科技發展牽引力。套句經濟學的術語來說,日本過去廿年顯示其經濟發展面臨「報酬遞減」法則的宿命,其所呈現的就是廿年的近乎停滯。不止如此,美國與老歐盟諸國也面臨相同的報酬遞減瓶頸,只是拜若干外在因素之賜,而拉出一波「第二春行情」。

美國經濟第二春的背後,大約有網路科技與金融創新兩個面向的支撐。如所周知,網路與金融革命,都使美國經濟在廿世紀末與廿一世紀初受惠頗大。但是網路泡沫的破滅與過去兩年金融海嘯的衝擊,又使美國以這兩股力量為支撐的第二春,受到相當的衝擊與挫折。老歐盟十五國的第二春則是靠柏林圍牆倒塌、東歐走向資本主義的市場擴張效果所推動。無論如何,如果沒有網路、金融、或市場擴充的外力加持,持續性的經濟成長是不可能的。

以台灣資料觀之,前述「發展飽和」的困境顯然也確實降臨在台灣。自一九八○年以降,台灣GDP的成長率逐漸下滑,顯然是在吃早年ICT產業發展成功的「老本」,但飽和之境已迫在眉睫,隨時可能到來。資料顯示,台灣經濟在一九六○至八○年代,大約是工業化時期,一九八○至九五,大約是ICT壯大時期,而九五年迄今,則已邁向飽和,三段期間平均GDP成長率從九‧六%降至七‧五%、再降至三‧九%。

【資料來源: WiseEnterprise】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