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拚原發型新藥 杏輝要 為台爭口氣
2010-11-01

[Smart智富月刊 記者/  陳淑泰] 2010/11/01  

花9年時間,堅持從源頭開始研發新藥,投入10億元研發費用,所有錢都是靠公司自有資金而非向大眾募資,杏輝製藥(1734)董事長李志文透露,該公司目前已有2個新藥進入FDA(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人體臨床實驗2期,他有信心一定會為台灣拼出幾個新藥來。

自稱遇到記者就「躲到沒路(台語)」的李志文,4年來,沒有在任何媒體談論過他的經營策略。10月在接受《Smart智富》月刊專訪時,他充滿豪氣地對記者說,「I have a dream(我有一個夢)」!就是要讓杏輝成為台灣、甚至亞洲都少見的「原發型(指非向外購買技術)」新藥生產廠。

資金穩當》技術設備受國際藥廠肯定代工收入支撐發展新藥

杏輝成立33年,從來沒有1年虧損。早年生產的杏聯軟膏、美康藥膏(皆為防止皮膚過敏、感染用藥),長銷30年仍是通路熱銷商品,李志文說,賣這些藥早就是「吃嘸本」(不用本錢的)。此外,杏輝在11年前就替美國 Johnson & Johnson集團的藥品部「揚生」公司代工製造保健產品,日本的大日本、武田製藥也都在10年前委託代工,生產技術及設備很早就獲得國際大藥廠的肯定。

近年來直銷業規模快速壯大,台灣前5大直銷商,有3家委託杏輝代工製造健康食品,因為簽有保密協定,外界並不知情。其中美樂家的安恬系列奶粉,直接在罐上打著「杏輝製造」;治療鼻過敏的「寶茯苓」也是杏輝做的。中國發生毒奶粉事件時,奶粉商豐力富找上台灣當時唯一具有廠內檢測三聚氰胺儀器的杏輝,準備轉單,歷經購置設備、試單後,9月份起,杏輝已經開始3班制,替豐力富生產奶粉。目前生產健康食品已占杏輝營收達35%,使得杏輝近7年,整體毛利率都維持逾4成的高水準。

李志文強調,這些穩定的收入是杏輝發展新藥很重要的資金來源。因為過去9年,杏輝每年研發費用支出皆逾1億元,加上花錢買入最新設備、每年也要固定支付近1億元的折舊費用,使得每股盈餘在同業中並不出色,因為還處於在新藥研發的「大量投資期」。

「以我的個性,新藥還沒進入FDA人體臨床實驗1期前,不可能向大眾拿錢,只要左手有源源不絕的錢進來,就可以負擔右手要花出去的新藥研發成本;就算最後新藥沒有成功,頂多只是『失望』,公司不會因此倒下。」他說。

獨立研發》胃癌藥物送FDA實驗展現高水準能力

宜蘭土生土長、從高雄醫學大學藥學系畢業的李志文,常掛念著台灣在全球生技業發展能取得什麼樣的地位。「9年前,我決定走進新藥研發,還被一個老藥廠董事長取笑,說台灣藥廠怎麼可能發明新藥?但去年年底,我們蘇教授(總經理蘇慕寰)去FDA送一治療胃癌藥物申請人體臨床實驗1期,FDA副督導帶9個專家來台灣,問了一堆問題後對我們說,『你們是台灣第1件從bench(實驗室)到bed(病床)的癌症藥廠,如果台灣再送癌症藥物進來,我們就知道台灣已經有這樣的高水準』。」鴨子划水走到這一步,李志文很欣慰終於能對台灣生技業有交代。目前杏輝手上有1個治療胃癌藥物進入FDA人體臨床實驗1期,治療狹心症及阿茲海默症的2個藥物進入臨床2期;明年還會有1個癌症藥物申請臨床1期。「2011年起,杏輝每年都會有一個新藥進入FDA人體實驗階段。」李志文得意的說。此外,杏輝新藥皆是自己獨立研發,不像其他藥廠是向其他業者購買技術或原料,等發展一個階段後再賣出去;台灣除了另一家國鼎(4132興櫃股)外,已沒有其他「原發型藥廠」。

開花結果》治阿茲海默症藥物直銷商下單1萬2,000噸

杏輝自行研發產品中最有名的,就是從「管花肉蓯蓉」萃取、用來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成分,由子公司杏輝天力在新疆種植;這單一成分藥物在中國已完成臨床3期實驗,獲得中國新藥上市資格。目前除杏輝自己用以生產健康食品「蓉憶記」外,也接獲直銷商1萬2,000噸訂單,最快年底就可以出貨。李志文不肯透露這筆生意對營收挹注的金額,只說:「未來杏輝能賺大錢、最有可能靠這個成分。」由於全球極缺新藥,只要進入FDA臨床3期,就有歐美及日本大廠找上門高價購買,「屆時杏輝會尋求好的國際藥廠共同合作開發,是杏輝下個10年要走的路」。 

[資料來源:WiseEnterprise]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