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追逐時尚 特殊片成新星
2011-05-23

[工商時報 /撰文 第一金投顧研究部專業副理 宋豪麟  ] 2011/05/23

生技次產業中,在精華光連續4年大賺一個資本額,且今年有機會挑戰EPS達20元的高獲利下,隱形眼鏡成為光學集團爭相卡位的產業,精華光何以勝出?台灣廠商競爭利基為何?長期關注生技產業發展的第一金投顧生技研究員宋豪麟是這樣解讀的……

根據CONTACT LENS SPECTRUM的資料顯示,全球隱形眼鏡在2009年已達57.5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5%,屬於穩定成長的市場。

全球隱形眼鏡市場最大的仍為美洲,市場值21.85億美元,占全球38%,亞洲已經追上歐洲市場為17.83億美元,各別分食全球31%的市場。

就產品別而言,各區域市場有不同偏好。美洲最受歡迎的產品為雙周拋的產品,占銷售比重的60%,月拋以上的長戴型產品和日拋產品分別占28%與12%;但亞洲人因為風俗習慣、氣候條件與發展文化上的差異,對日拋產品的接受度較高,整個亞洲的日拋占銷售比重59%,再來才是雙周拋與長戴型的31%與10%。

全球整體隱形眼鏡市場目前日拋比重由2005年的13.35億美元成長到2009年的20.12億美元,全球市占率達35%,長戴型的已經下降到28%,拋棄式隱形眼鏡已成主流。

值得注意的是特殊片,包含散光片、角膜變色片與多焦點鏡片逐漸成長成為新的風潮,總計特殊片全球市值由2005年的11.26億美元上升至2009年的12.65億美元,成長近一倍,全球市占率也達到22%,未來隱形眼鏡將繼續成為流行性強、年輕化的產品而有新的需求刺激,日拋型與功能型鏡片成為長線發展主流。

隱形眼鏡目前的製造技術分為車削、旋模與注模3種主要方式。車削主要用於不易破損的長天期鏡片,投資成本低但製造費用高,價格不具優勢,台灣廠商少採用;注模法投資成本高,但製作的鏡片韌度不高,適合做為拋棄式或短天期鏡片,主要為大廠且大量生產廠商採用;至於旋模法則為兩者中間,通常為小廠採用於製作中短天期的拋棄式鏡片。

隱形眼鏡除了製造技術外,也必須通過醫療器材製造規範與取得各國醫療器材認證,進入門檻高;至於設計上則必須累積一定的臨床實驗數據開發適合的商品,廠商進入門檻高,現有廠商將有一定的競爭利基。此外,東方人的眼球弧度與西方人不同,台灣廠商設計經驗有助於開發亞洲市場。

另外,隱形眼鏡已屬成熟產品,未來產品朝向高透氧性、高保濕性、增艷變色發展。矽水膠隱形眼鏡因具矽膠鏡片的高透氧性、軟式鏡片的舒適性、適度的親水性,已成未來隱形眼鏡之主流材質,早期進入開發的廠商將有材料開發經驗的優勢。

目前全球的隱形眼鏡是由嬌生(J & J)、視康(CIBA VISION)、COOPER與博士倫(B & L)4大廠占據全球96%市場,但在輕、薄、價格便宜的趨勢下,台灣的隱形眼鏡逐步切入國際主要代工市場。

根據中華民國海關統計,台灣近10年出口的隱形眼鏡數量已由2000年的455萬片增加到2009年的1.91億片,數量成長41倍,而精華光就占了台灣出口值的83%。

在潛在商機可期下,也吸引電子光學大廠投入隱形眼鏡生產的行列,包括寶島科控股公司金可國際旗下就握有中國隱形眼鏡第一本土品牌的海昌、華碩集團轉投資的晶碩、大立光轉投資的星歐、網通廠仲琦轉投資的昕琦、佳世達與明基材料轉投資的視陽、以及興櫃的優你康等,而各廠商特別利基如下:

1.精華光學:除了ODM外,主打自有品牌「帝康」台灣市占率第2。精華光已成功打入歐、美、亞洲外銷市場,其自行開發成功的角膜變色片更成功打入日本年輕族群,代理商客戶拉貨積極,其中一家客戶第3季有機會取得日本角膜變色片與彩色片的醫材證。

2010年精華光三度擴廠,今年產能擴建完以後,產能仍有可能滿載,有機會再繼續新增擴廠計畫,未來營運動能值得關注。

2.海昌眼鏡:海昌為金可國際的重要子公司,設立在中國江蘇丹陽,金可是台灣寶島科的持有公司。金可在1995年收購美國HYDRON的設備與技術成立海昌在中國設廠,並取得中國的品牌使用權後開始快速發展,目前產能包括旋模與注模生產線總產能達8,000萬片,年複合成長率60%。

中國目前隱形眼鏡市場滲透率僅2%,遠低於美國、日本的20%與14%,也低於兩岸三地香港的23%,未來成長潛力大。

海昌是中國最大品牌,市占率25%,與嬌生相當,目前博士倫、視康與衛康市占率均低於海昌。海昌在2008年吸引國際品牌視康入股,今年海昌在台灣中科有擴廠計畫,未來計劃外銷歐洲,拓展國際市場。

3.優你康:優你康近期成功開發出角膜變色片後外銷擴展,成功打入日本市場,加上過去經由第三地轉投資事業投資中國三獅光學廠。近兩個月優你康的營收大幅成長,未來可望成為台灣隱形眼鏡新星。

 

 

[資料來源:WiseEnterprise]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