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生技風雲路》基因定序之父陳奕雄(2) 華人DNA研究 第一把交椅
2011-05-23

【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2011/05/23


陳奕雄在GENENTECH工作時,他創造了世界紀錄,解碼多達6萬6千500個人類核酸定序,也因為他的團隊開發出ABI 3700 DNA SEQUENCER(基因定序儀),讓人類基因計劃提早10年完成。

目前基因學也啟動個人醫療化時代來臨,預期將創造一個5年內高達500億美元(包括生物資訊138億美元、基因治療產品56億美元,及基因改造作物200億美元)的醫療保健新產業,也讓運用基因資訊的商戰火熱登場。

實際上,基因的解碼,從華生(JAMES WATSON)和克里克(FRANCIS CRICK)兩人在1953年提出DNA的雙股螺旋結構圖以後,就一直被廣泛討論。華生是天才兒童,22歲(1950 年)就拿到美國印地安那大學的生物博士學位,他到英國劍橋大學做博士後研究生,當時克里克是在劍橋攻讀物理博士學位的學生,二人因投入DNA的研究,而在1962年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DNA是DEOXYRIBOSE NUCLEIC ACID(去氧核醣核酸)的縮寫,它由兩股螺旋長鏈構成。這長鏈上有4種鹼基:A(ADENINE),T(THYMINE),C(CYTOSINE)和 G(GUANINE),兩股長鏈之間以A和T成對,G和C成對的方式牽住,就像樓梯的階梯,這就是鹼基對。也就是說,如果單股螺旋上的排列順序是ACGT,相對的另外一股的排列順序一定是TGCA。DNA就以這4個「密碼」的排列順序來傳遞遺傳的資訊。

陳奕雄表示,在人類共有30幾億個原始序列碼中,人跟人之間的差異大約在千分之一。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疾病的抵抗力、用藥的有效性,甚至臨床症狀也不盡相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每個人的「基因」不同。人類基因解碼後,發現人與人之間DNA差異約有千分之一,每個人的DNA不一樣,所以外貌、體質不同,適用藥物也不同。

為了基因解碼,1990年,華生促使人類基因組計劃在美國開跑,他成功說服國會中重要的議員,爭取到研究初期所需的經費,後來原本在密西根大學創立基因組研究中心的FRANCIS S. COLLINS(柯林斯)也加入,至此美國為了「人類基因體計畫」特別在國會裡成立了「技術評鑑委員小組」終於成軍。

在美國人類基因體計畫正式成立時,華生博士是第一任負責人,他聘請陳奕雄做為他的顧問,於是陳奕雄成為該計劃中唯一的非白人科學家國會顧問,該計畫一審四年,每次開會陳奕雄都是坐在在第一排的人。

當時台上報告的人,有當今的發現DNA而獲得諾貝爾獎的JAMES WATSON博士,後來擔任美國人類基因體計畫(HIN)的院長FRANCIS S.COLLINS(柯林斯)。

2000年6月,美國近代史上由國家推動的第3個大型科學研究項目─人類基因體計畫(HUMAN GENOME PROJECT)啟動,相較於1940年代引導原子彈發明的曼哈頓計畫,以及六○年代的登月計畫,發布人類基因體排序草圖的完成,無論是在學術研究或產業發展,基因科技進入另一個高潮,而陳奕雄則躬逢其盛。


(資料來源:WiseEnterprise)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