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生技面面觀─大中華醫療通路(上) 製藥商機廣 先搶配銷大餅
2011-06-07

【工商時報  撰文/傅子平  德盛全球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2011/06/06


中國龐大的醫療消費市場,加上8,500億人民幣醫改商機和十二五規劃的重心產品,在在都吸引國際藥廠進駐卡位,而國內的生技通路公司從佳醫與國藥控股合資掀起的熱潮,也讓生醫廠商紛紛尋求和陸資或跨國公司合作搶灘。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大中華醫療通路概況如何?國內廠商有何利基?在生技產業研究和投資已有15年經驗的德盛全球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是這樣解析的…

隨著大中華圈的經濟成長與人民所得提高,對於醫藥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特別是中國的第12個5年計畫將生技醫藥納入重點產業,配合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醫改,因此可以預期在未來的一段很長時間,生技製藥醫療產業會是投資界關注的焦點。

在產業價值鏈上,國外仍以製造端所獲得的利潤最高,其大概占有70%的產業價值鏈,但隨著國情的不同特別在中國市場,製造端約分享30%的價值,其他價值鏈的分享則落至配銷商、醫院與醫生。因此醫藥通路在人口眾多與所得仍在成長期的中國或相關區域仍值得期待,特別是隨著兩岸的ECFA簽訂後,後續的相關醫療服務市場的成長機會與中國政策的引導,將吸引上游藥品製造商加入並影響其市場策略。

以國外的傳統藥品供應鏈分析,一般藥品製造商可透過連鎖藥品分銷中心、藥品批發商、特別批發商、顧問藥商、其他連鎖倉儲或分銷中心,將藥品、耗材等商品供應至連鎖藥局、獨立藥局、醫院藥局、食品店或量販店、醫師診所、長期照護或家庭照護中心、郵購商,之後這些單位再將藥品提供給病患,其供應鏈較為單純。

在台灣,藥品通路的架構可為國內藥廠、國外藥廠透過批發商、代理商或分公司,經由自己配送或專業物流配送至醫院、診所、藥局,以提供給患者。當然由於採購商的影響力很大,因此主導權往往落在醫院體系。至於在中國,其藥物配銷的層次較多,也導致其所累積的每層藥物價差較多,這對在健保或保險體系給付不足的醫病環境中,患者要多付金錢來彌補實為不公平。

其實若從中國與其他已開發國家醫藥配銷比較表可以發現,中國主要的前3大配銷商(國藥控股、九州通、上海醫藥)只掌握約20%的市場。

目前中國約有13,000家醫藥配銷商,幾乎平均每省就有450家,而經過多次的配銷過程,藥價無形中已被中間被剝削的利潤給提高,因此在中國的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草案中明白揭示,在未來5年要能培育出1∼3家年銷售額達1,000億人民幣的超大型配銷商橫跨全國市場,同時也整合出約20家年營業額100億人民幣的區域性龍頭企業,整個醫藥流通業的發展將朝已開發國家的模式前進。以美國來說,3家公司如MCKESSON、AMERICSOURCE BERGEN、CARDINAL HEALTH就掌握超過9成以上的市占率,而離我們很近的日本,前4家MEDICEO PALTAC、SUZUKEN、ALFRESA、TOHO市占率則超過8成。

在台灣配銷商主要以物流為主,如裕利、久裕、大昌華嘉等,其中久裕早已和大陸北京的國藥物流結盟,藉以整合區域資源增加國際談判籌碼。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