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生技醫療產業履歷-柏登生醫
2011-06-27

【工商時報  撰文/柏登生醫董事長 賴弘基】2011/06/27


前言:

預計明年第1季在興櫃掛牌的柏登生醫,是國內少數高階再生醫學廠商,且是主打自有品牌並揚名海外的公司,曾經創業失敗的賴弘基董事長是如何率領柏登團隊創造出屬於臺灣的第一流生醫品牌…
.................................................................................................................

我的創業歷程,是一條艱辛及充滿各種挑戰的路。1987年9月1日我退伍後,同年9月30日就飛到瑞典一家百年歷史的醫療器材公司工作,11年的時間裡,我由實習生一直被拔擢至亞太地區總經理,年薪近千萬台幣。

1998年,公司要我回瑞典總公司工作,我認為應該追求自己的理想,於是毅然決然辭掉工作,進行創業。

我第一次創業在中國並未成功。三年的時間,賠上積蓄還負債數千萬元。後來到美國紐約替一家臺灣醫療器材公司開發美國市場,成功取得美國歷史最優久的GPO採購合約。2003年我回到台灣。擔任數個公司的顧問,並做醫療器材的國際貿易,財務狀況也逐漸回到正軌。

在顧問及醫療器材貿易的過程裡,雖然看到了台灣的生命力和創新能力。卻也很納悶,為什麼臺灣的產品,一直在低階的醫藥領域,在國際上都是OEM,沒有一個知名品牌,創新性的產品極少,而政府的鼓吹生技產業,似乎也沒有作出成績來。

因此,我決定投入創新性的高階的生醫級的再生醫學研發及國際行銷。

再生醫學是一個門檻很高的行業,我們希望組織及器官能夠再生,可是從研發到能獲利,往往要5到10年的時間甚至更久。

但我還是堅持信念:從創業,積極投入到新技術的研發,許多的實驗失敗了,也燒了不少錢。

2006年,我們送出了第一個專利申請案。動物試驗,臨床前試驗,人體試驗,法規遵循等等都順利進行。我們也與國際重量級醫學大師合作,並與國際權威之專科醫師討論手術方法及流程。

這些重量級醫學大師主要來自美國,德國,荷蘭,印度,中國等等且已經和我們建立了很好的合作關係。

只是,我們的發展過程並不順利,在國內遭遇到種種困難與各種束縛,使得我們必須轉換思想與做法。

因此,經營團隊決定在台灣,以柏登生醫來整合研發,而對外行銷配售,則是到荷蘭成立艾思登荷蘭公司,並以荷蘭公司取得歐盟認證、美國FDA認證,然後供應全球市場需求。

從2009年開始,我們的產品OLOGEN─世界第一個眼組織修復的品牌進入市場,目前全球已經累積超過16,000例的自費手術使用,在世界各眼科醫學會累積了將近100篇的論文,醫學期刊論文已經累積了將近十篇。

估計今年應該還有數篇的醫學期刊論文發表,可進一步提升醫學界對使用我們產品的信心及產品之推廣。

明年將是柏登「大躍進」年,除了去年得到捷克及瑞典的健保給付外,我們預計明年能夠取得美國及德國的保險給付許可,對集團營收和獲利將會有倍數的增長。

現在集團產品的發展重點在生物眼角膜,在荷蘭及中國的動物試驗已經成功,預計明年進入人體試驗。

這個產品將有機會取代人類的眼角膜,使得眼角膜失明的患者重見光明。

這個項目將申請歐盟FP7(歐盟科研架構計畫),預計申請補助金額為數百萬歐元,計畫涵蓋英國,德國,荷蘭,丹麥及比利時的大學研究機構或醫院實驗室。工研院一直非常支持我們這個計畫 。

我因曾任職於瑞典和美國等醫療公司,也有過創業經驗,且產品都是在海外市場銷售,這超過20年的醫療市場焠鍊,讓我熟悉醫療法規,擁有商品化,國際醫療行銷,國際化的經驗,對財務也略知一二,因此,柏登生醫是以整合研發,法規,商品化及國際專業醫療產品市場行銷,讓臺灣能在高階醫療產品走出自己的路,擁有自己的品牌及高附加價值的產品。現在正在整併荷蘭及美國公司,計劃納入柏登生醫旗下。

研發的部分,副總林建成博士是一個非常有創意的研發奇才。他帶領我們的研發團隊,經過各種腦力激盪加上無數次的實驗,如今我們共申請了30幾件專利,也已取得其中七個的專利證書。

我們的研發產品的計畫,除了上述的生物眼角膜,還包括無須二次手術取出的生物性骨釘骨板,甚至是肝硬化的治療等等多樣組織修復再生之產品。

創造出屬於臺灣的一個第一流的生醫品牌,對人類治療具有創新及有效的生醫產品,徹底的貫徹微笑曲線兩端的事業經營,長期來一直都是我的使命。

對於生技產業,個人認為政府應該集中資源,在有創新性的生技產品上面,要導入能夠跟國際接軌的專業人才。心態要正確,因為一個高階醫療產品的研發需要5到10年,才能看到成果。臺灣有的是機會,但是短視做法,只會帶來投資的浪費。


 (資料來源:WiseEnterprise)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