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CEO教戰手冊》掌握PPPST 研發路好走
2011-11-14

工商時報 撰文 

外電報導,去年全球生技業總營收首度轉盈,意味著生技業已逐漸脫離「艱困期」,如何強化競爭優勢至為關鍵。有20年臨床經驗、帶領團隊研發PI-88癌症新藥的基亞董事長張世忠特別分享其經驗,希望能讓生技業者少走冤枉路……

雖然每個國家發展生技產業的條件各有不同,但是各有成功的典範,生技公司本身的定位、體質、策略及經營模式,是決定公司成敗的關鍵因素。筆者以投入醫療、生技產業超過20年的經驗,總結出PPPST能作為生技公司如何在新興產業的困境中站穩腳步、漸入佳境的勝出要素。

第一個P是PRODUCT(產品)與PIPELINE(研發管線)。生技研發不論是新藥、新劑型或新醫材,必須具備充分的科學性、特殊性、寡占性及市場性,才有機會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取得優勢。「技術」與「產品」孰輕孰重,一直是許多投資人心中的疑問。

現實的狀況是:技術用以支持產品的成功,而產品是生技公司得以持續發展的基礎,因此,任何研發的技術必須能夠商品化才能帶來利益。但是,要邁入「成功的」生技公司之列,各項專題所形成的接續且相互支援的研發系列(研發管線),就是不可或缺的要件。

第二個P則是PATENTS(專利保護)。科技業是「知識經濟」的具體表現,而「專利智財」就是知識經濟的核心。近期宏達電與蘋果的專利大戰,也是許多生技公司與跨國藥廠血戰的寫照。生技公司研發的專題如果專利保護不夠周延,隨時有讓對手切入並超越的空間,那麼所有投資可能是血本無歸;反之,一個即將成功的專題因不慎誤踩別人的專利地雷,「沒死也是半條命」。因此,審慎、深遠、寬廣且周延的專利布局就是第二個要件。

第三個P是POCKET(資金),也就是說口袋要深、資金要雄厚。生技公司初期多以研發為主,除了投資金額龐大,成果的展現通常需要很長的時間;優質的生技公司會在期初就募集相當的資金,並審慎規畫財務和金流,以便度過「危險期」。有鑑於此,草創初期以國家的資源協助體質良好的生技公司走過「危險期」,已是世界各國公認的不二法門。國內促進生技產業條例的通過、及相關法規的鬆綁,對於促進生技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接著是STRATEGIES(策略)。公司的定位、屬性、經營模式各異,背後的策略規畫亦殊。很多人嘗試模仿「最成功的生技公司的策略」,但是筆者認為選擇「適合自己公司發展的策略」才是上策。不用急,也不用模仿,穩健地走出3個成功的策略,你的公司就會成為哈佛商學院的教材。至於什麼是適合「自己公司發展的策略」呢?套句佛偈「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答案在你的產品、你的團隊、你的董事會,及你的心中。

第五個就是TEAM(團隊)。古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公司策略的擬定、專題的執行、營運的推展莫不與「人」息息相關。生技公司的本業就是研發,因此,公司內部「博士碰頭會議」比比皆是。同質性太高的人聚在一起,容易「集體迷失」。最好的安排就是在管理階層達到「科學」與「管理」的平衡安排。來自不同背景的高階經理人透過交相辯論,自然就有較多的機會擦出火花,帶領公司走向成功。

PPPST這5個要件都同等重要,但如果必須選出何者最重要,筆者認為是:TEAM團隊。「成功的策略來自於人,落實的執行來自於人;好的團隊,可以把不起眼的案子做得很成功;不好的團隊,會把很成功的案子做到徹底失敗。」

張世忠/基亞生技董事長 2011/11/14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