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生醫利多 本土新藥納健保
2012-09-01
[中國時報 記者 許俊偉]2012/09/01 台灣經濟「保二」大作戰,生醫產業也要衝刺拚經濟。行政院長陳(沖)和立法院長王金平昨天共同宣示,對於本土研發、在台上市的新藥、新藥材,將立即啟動納入健保給付和優惠核價的獎勵;高階研發的三類醫材和需臨床試驗的二類新醫材,也會納入獎勵對象。 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和生技醫療政策研究中心完成生醫政策總體檢,昨天由身兼總體檢主席的王金平親自主持記者會,提出卅三項體檢建言,獲政府「照單全收」。 陳(沖)說,行政院已完成逐條分析,將依可行性分不同期程在三年內逐一落實,強調生醫是有前景的產業,政府要做的事不只卅三項,將主動發掘問題,讓產業目標擺在全球市場。 其中有十一項立即啟動。行政院科技會報副召集人張善政說,衛生署將針對在我國研發、在台上市的新藥、新藥材,訂出納入健保給付、優惠核價和快速核價程序的實質獎勵,藉以吸引國際藥廠與台灣建立新藥開發、臨床試驗聯盟。 由於現行《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只獎勵植入或置入人體的醫材,未來同屬高階研發投資、高風險的三類醫材、需進行臨床試驗的二類新醫材,也會立即推動修法納入投資抵減的獎勵對象。 另外,因上述條例指的新藥是根據《藥事法》,但該法對新療效新藥未明確定義,以致許多新適應症、降低副作用、改善療效強度或時間的新藥無法享受優惠,衛生署也將修法明確新藥定義,擴大新藥受惠對象。張善政說,政府還會制定藥品與藥價政策,並新增《醫療器材專法》和《新醫療技術專法》等。 政府大動作宣示生醫政策,是否與過去宇昌案影響生醫產業有關?陳(沖)強調,不要牽連其他案子,生醫是科技、科學的事,若對人體、健康和社會有利,行政團隊都支持,要外界不要想像力太豐富。 王金平說,國內經濟不樂觀,但生醫產業發展卻沒輸韓國、新加坡,應保持優勢,還說台灣生醫條件俱足,但政策上仍有諸多障礙,以致目前生醫和傳統醫藥產業每年產值僅約三千億元,離兆元產業仍有段距離。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