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熱門族群>生技股得「基」瘟 恐年底才有行情
2014-08-18

【自由時報 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

生技股在上週二基亞(3176)跌停打開之際,曾出現一線曙光,但隨著基亞又持續無量跌停,加上主管機關對生技股祭出「基亞條款」後,上週五生技股又全面重挫,上市櫃生技指數至少都創下一年來新低,短時間生技股元氣難以復原。

不過上週五生技股重挫,基亞條款可能只是原因之一,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應該是生技股的半年報。過去生技股意氣風發時,財報出爐就算不賺錢,投資人也不在意,但是基亞事件引起投資人重新檢視生技股的本質,上週三、四陸續公布的生技股半年報,每股虧損2元以上的大有人在,但股價卻仍高掛200元之上,在此風聲鶴唳之時,股價又再度被放大檢視。

此外,多家投信在6月底持有許多基亞股票,這件事引起主管機關注意,金管會還去函要求投信說明,如此一來,投信對生技股的持股壓力將大增,尤其是新藥類股,上週的賣壓恐怕多數來自投信基金。

上週五生技股的股價表現,其實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屬於有獲利的醫材股,如精華光(1565)、泰博(4736),股價相對抗跌,但只要沾到一點新藥題材的公司,幾乎全面重挫,所以短時間生技股恐怕要回歸到獲利基本面,有EPS(每股稅後盈餘)的公司,才能夠勝出。

但這樣的發展,對生技股究竟是好是壞,短時間沒有定論,但台灣產業發展幾乎已到瓶頸,新藥產業給台灣一個新希望,許多歸國生技大咖大舉投入,希望幫台灣找出路,若僅是因為基亞單一事件,就把新藥產業套上層層緊箍咒,長期發展絕對有害無益。

這次基亞期中分析給台灣投資人上了一課,但這一跤的代價不輕,生技股恐怕需要重新休養生息,而這段時間,也是生技公司可以好好花一點時間教育國內投資人的時候,但平心而論,生技股若要再起,新藥股仍需擔綱要角,如果新藥股全面沉寂,台灣生技業也可能要向國際舞台說拜拜了。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