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醫學中心的迷思
2015-02-05
【蘋果日報 20150126論壇 李祖德(北醫大前董事長)】
台灣的高醫療水準,是舉世公認的事實,但風光表象後面,累積隱藏的問題,今日不解決,明天還是必須面對,而且已沒有逃避的空間。
台灣醫療環境最大問題,在於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及醫護人員工時過長等早已存在的問題,於今尤甚;全國19家醫學中心,彈丸之地的大台北地區就擠了8家,綿延近400公里的東部地區,卻只有花蓮慈濟醫院一家。
3萬6000平方公里的小小島嶼,擠了19家醫學中心,是「世界奇蹟」。依據衛生行政部門原來的規劃,每200萬人口才需設立一家醫學中心;以此推算,台灣只需12家醫學中心即可,如今卻暴增6成,其間涉及之醫療利益分配、地方政治角力及醫療派閥的生態平衡等層面既廣且雜。
台灣真的需要這麼多的醫學中心嗎?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醫學中心?其實,這些疑問都直指一個核心,就是全民對醫學中心的迷思。
層級越高給付越多
民國84年3月全民健保開辦後,醫療給付即和醫院評鑑掛鉤,醫院評鑑的等級越高,健保的醫療給付也越多,即便同種病患做的醫療處置完全一樣,在不同等級的醫院,醫療給付額度就是不一樣。如同樣在開刀房施行急性闌尾炎微創手術,醫學中心如果拿到10個點值,次一級的區域醫院可能拿到8點,再次一級的地區醫院就可能只拿7點。點值越高,醫院從健保署拿到的錢就越多。在醫療成本高漲、毛利越來越微薄的今天,各醫療機構為了生存及永續發展,當然想辦法從健保署的口袋裡挖更多錢,這也是不少地區醫院積極想躍升為區域醫院,區域醫院又想方設法進階為醫學中心的最大誘因。但一味朝醫學中心發展,未必是件好事,因醫學中心的人力及配置標準,也比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嚴格,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及成本才行。羊毛出在羊身上,民眾到醫學中心就醫的醫療費用就水漲船高;同一種疾病,大台北地區民眾輕易地就至醫學中心就醫,其他地區只能到區域及地區醫院看病;健保署付錢時,醫學中心領得多,中小醫院領得少,不僅出現相對剝奪感,形成醫療不公,同時也壓縮到有限醫療資源的有效分配。
衛福部近年也開始省思,考慮凍結或減少醫學中心的數目,逐漸回歸每200萬人口設置一家醫學中心的初衷。對於衛福部此一戰略思維,應予肯定與支持。並應該思考讓醫學中心等評鑑標準,與健保給付標準脫鉤,也就是說,只要是同一疾病,做同樣醫療處置,不論在那一層級的醫院,都應該得到同樣的報酬。但複雜及重症患者,則限制或建議在較高等級的醫院執行;同時,對於攸關全國先進醫療的研究與發展經費,則透過預算、捐助等方式重點補助;讓真正有意願及能力的醫療院所,才能成為兼具研究教學及醫療的醫學中心;一般醫院只要專心看病,也一樣可以得到合理報酬。衛福部應思考如何引導醫學中心走出迷思,讓醫院雖少了些健保給付點值的挹注,但可利用有效的人力成本,以及更精簡醫療設備和病房配置的優勢下,全力發展地區性特色醫療,建立民眾實用的醫療體系,這是衛福部當務之急,亦是民眾之福。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