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台灣醫界改造王 一年救起王菲醫院
2015-05-15

商業周刊(台灣)  2015-05-15  人物特寫  記者王毓雯  報導】

這位台灣人,為何讓知名歌手王菲與前夫李亞鵬,連聲稱謝?

他,是盛弘醫藥董事長楊弘仁,短短一年裡,成功改造王菲與李亞鵬創辦的北京嫣然天使兒童醫院(以下簡稱嫣然醫院),從虧損轉為損益平衡,還是中國極少數通過國際最高標準國際聯合認證委員會(JCI)評鑑的醫院。

這不是他第一次重整醫院,約十年前他就協助父親楊敏盛,把原本只是桃園地區性、單點的敏盛醫院,打造成擁有六個院區的中大型醫院、兼有長期照護、藥局、委託管理、醫材等垂直化醫療集團,是台灣醫界整合集團模範之一。

儘管健保持續壓低醫院獲利,敏盛集團營收仍然從二○○五年四十億元不到,增加到去年的約六十億元,同期稅後淨利也從三千多萬元增加為一億一千多萬元。儘管有顯赫戰績,二一三年五月楊弘仁抵達北京時,仍然是全新挑戰。

一二年,由王菲、李亞鵬風光讓嫣然醫院開幕,但短短不到一年,李亞鵬就發現狀況有異,門診病患每天平均只約一百人、入不敷出,於是央請一位中間人向楊弘仁求救,希望找一位新院長整頓業務。

巧的是,楊弘仁也想找切點,進入中國市場試水溫,嫣然醫院規模小,五十張病床、不及敏盛的十分之一,定位清楚、專攻兒童各科與唇顎裂手術。據楊弘仁轉述,當時還沒當上台北市長的柯文哲參觀之後也贊同說,這是練兵的好所在!就這樣,他開始無償義務協助,擔任嫣然醫院院長,在北京蹲點一年。敏盛當時營運已穩定上軌道,他於是單槍匹馬上任,只在需要時調派敏盛管理人員前往北京短期協助。

第一招:舉行演習推SOP,一週教會一件事

改造第一關,是每週一次的院長經營會議,與會者,是各科主任,他們多半是退休名醫,對醫院經營,各有成見。

楊弘仁第一次開會,這群老專家又爭論不休、僵持不下,他不做評斷,只丟出一個問題:「你們做過演習沒有?」

原來,這些「門神」醫術精湛,管理卻欠缺基本功,台灣醫界相當熟稔的防災、病人走失、大量傷患等演習,他們不僅沒演練過,甚至認為沒必要。

面對僵局,所幸楊弘仁和李亞鵬有共識,把「通過JCI評鑑」當成一年目標,這有兩個好處,一是國際標準做依據,間接仲裁了老專家的不同意見,建立公信力的制度,二是朝李亞鵬「國際級唇顎裂手術」的目標,跨出接軌國際的第一步。

但這並不容易,中國兩萬多家醫院裡、只有二十多家通過JCI評鑑,在台灣,也只有十五家通過JCI,而嫣然卻能短短九個月就通過評鑑,創下中國醫界新紀錄。

要完成這目標,楊弘仁是有步驟的,第一步,先動員全院一百多位員工每週舉行演習,起先嫣然員工完全不知如何操作,他就以敏盛醫院的標準作業程序(SOP)當樣本,從疏散、逃生路線、協助病患等等,一週只學一件事情,逐漸收服這家北京知名醫院的員工們。

別小看這些演習,「因為演習得上課培訓,我們是老師、他們是學生,漸漸就開始尊敬你,」他解釋,「演習的過程中又是紀律的展現,很快,你就發現整個組織質變了!」兩個月內,院內的氣氛就從鬆散變得積極。

然而,這一步只整頓了護理與行政人員的紀律,棘手的還在後頭。

重整嫣然醫院時,楊弘仁四十五歲,院裡十五位醫生的平均年齡卻接近六十歲,後輩要「改造」前輩,本不容易,更何況他們都曾名震一時、自恃甚高。

第二招:洗手考試院長帶頭,降服大牌醫生

就拿「洗手」這件小事為例,大家都知道這是防止感染的重要防線,嫣然醫院員工不是不知道,卻取巧不落實,因此二一三年院內感染還高達四十例。

於是他決定辦一次「洗手」培訓,一週內三梯次全員上課;隔週考試時,行政、護理人員過關率超過八成,醫生卻只有三成,心態多半是:我每天處理最尖端的手術,洗手?小事!

小事,卻反而做不好,他一邊要顧及醫生的尊嚴、一邊得提升醫療品質,所幸他也是有台大、哈佛學歷的執業醫師,能從醫生角度思考。於是他以身作則參加考試,洗手後取樣在培養皿中放置三天,竟然還長了一點細菌,當下就宣布:院長(他自己)也要重考!

連院長都要重考,大牌醫師們再忙也沒有理由了,一一被私下請去重考,他親自上課,從不會、教到會,總算全院過關。

從一件件基本的小事開始腳踏實地,整個品質也往上提升。改革一年,嫣然醫院的院內感染件數降低了四成,手術傷口感染更從四例降為零;日均門診病患數增加一倍,唇顎裂手術數增加二五%。

醫界新出路:管理他證明,台灣經驗有利可圖

隨著一些僵固性很強、或操守有疑慮的老醫師們逐漸退場,整個醫院編制也從一百一十人縮減到約九十人,而唇顎裂手術除每年由「嫣然天使基金」補助六百例之外,也有兩、三百多名自費患者前來就診。

去年中,嫣然醫院順利通過JCI評鑑,李亞鵬一心想留下楊弘仁繼續當院長,但楊弘仁已證明,運用敏盛的制度可以成功改造中國的醫院,決定功成身退。走過這一遭,他更確信,台灣醫療管理在中國市場很有發展潛力,未來將是台灣醫界的新出路。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