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挑戰國際 我疫苗技術無落差
2015-07-24

【工商時報  2015-07-24  綜合要聞  記者杜蕙蓉  報導】

世衛組織(WHO)積極鼓勵區域性病毒疫苗由區域國家自己發展供應,荷蘭LITEVAX BV公司執行長HAN BOSCH認為,台灣的疫苗開發技術和國際大廠已無落差,未來將可滿足很多新興國家的缺口。

衛福部疾管署署長郭旭崧也表示,擁有技術和先進製程設備,台灣的疫苗也可以走出去,而南半球市場是不錯的前進目標。

由於疫苗利潤低、危險性高,加上大規模的流感疫苗市場呈現飽和,近年來國際大廠紛紛採取整併方式縮編疫苗產業,造成大者恆大趨勢,而基亞董事長張世忠認為,這就是小廠的機會。

張世忠說,儘管大廠不再加碼投資疫苗,但從1917年就不再涉足疫苗的武田製藥卻在2012年宣佈跨足此領域,顯見武田是嗅到亞洲新興國家的商機,而基亞是全亞洲第一家有細胞培養的PIC/S GMP廠,目前EV71腸病毒疫苗、H7N9新流感疫苗正在第二期臨床試驗,且新廠預計明年試產下,不排除和及國際大廠有新的合作業務。

對於台灣發展疫苗產業十分樂觀的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全球目前預防性疫苗和治療型疫苗需求都相當大,中國和印度只要把常規疫苗(EPI)列入接種方案,就會大缺貨;而治療型疫苗現在每年商機高達50億美元,這都是國內廠商的機會。

黃立民指出,目前疫苗發展有二個方向,一為跟風型(仿製)疫苗,其價值在於有生產技術和營運能力;而創新型儘管投資額大,但報酬率不低,如腸病毒、腸躁症、熱帶疾病等疫苗都尚未開發完成,也是很大的利基。

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處部長特別顧問CHUNG KEEL LEE認為,疫苗產業是國家重要國防,即使是小國也要有能力生產應急的疫苗,而政府在採購疫苗時,也應把本土廠商的供應放在接種計畫內。

疫苗產業洗牌 台廠機會來了 專家:創新、區域型疫苗有利基,台廠發展腸病毒等疫苗,有機會勝出

【工商時報  2015-07-24  綜合要聞  記者杜蕙蓉  報導】

全球疫苗產業大洗牌,隨著大廠陸續退出,全球知名的疫苗與病毒學專家HAN BOSCH指出,這是小廠崛起的契機。而創新、區域型疫苗和採拋棄式生產製程的公司有利基,台灣廠商發展的腸病毒、登革熱和熱帶疾病疫苗,未來有機會勝出。

另外,來自日本的前世衛組織(WHO)「國際流感監測與應變中心」主任MASATO TASHIRO則認為,針對擁有龐大市場的季節流感疫苗,雖是每年必須施打,但能否開發出更有效、也更易於使用的流感疫苗,則是WHO與各先進國家非常關注的重點。

根據統計,2014年全球疫苗市場達240億美元,其中,流感疫苗市場有40億美元,而開發中國家市場約20億美元(只包括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泛美衛生組織),雖然只佔了8%全球銷售額,流感疫苗使用量卻高達50%,即可見疫苗使用多半是在較落後的國家。

HAN BOSCHMASATO TASHIRO是在昨日由生物產協會和基亞疫苗主辦的疫苗產業趨勢論壇中,發表上述看法。與會者對疫苗產業發展也紛紛表示樂觀看法,並認為未來的大成長動能將在新興市場,供應廠商數目將逐年增加。

丹麥NNE PHARMAPLAN公司疫苗技術資深合夥人KLAUS HERMANSEN表示,過去的疫苗、生物製劑廠講求以超大規模生產來降低單位成本,而現在針對利基型藥廠而言,小型、彈性化、專業化的生產更能滿足需求。而未來也將朝向多產品化設計,例如可生產抗體也可生產疫苗,像基亞疫苗就是兼容疫苗與其它生物製劑製造。

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處部長特別顧問CHUNG KEEL LEE則強調法規重要性,認為疫苗廠商必須隨時留意法規修正,才能把握疫苗商機。

HAN BOSCH認為,疫苗很有吸引力也有商機,發展機會以尚未滿足的醫療需求、市場穿透性容易的創新疫苗最具爆發力。另外,尚無疫苗且有吸引力的標的,則多半是以區域型為主,例如C型肝炎、登革熱、腸病毒和被忽略的熱帶疾病等,都是適合小廠發展的疫苗。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