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食安事件連環爆 政策漏洞待檢討
2017-05-15

【台灣時報  2017-05-15  記者陳忠榮】

民調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國人,認為食安是最表關切的兩大議題之一,總統蔡英文最近接受媒體專訪時坦言,美豬或核食解禁開放進口與否,都會以國人衛生與安全作為最優先考量,但綜觀蔡政府就職一週年來,食安事件一再連環爆,讓消費者惶惶不可終日,試問政府善盡了把關責任嗎?又新推食安五環政策難道破功了嗎?

蔡政府上台才短短一年,從過期水產品竄改保存期限、工業用碳酸鈉浸泡海產、工業用明礬炸油條、湯圓添加工業用染劑、機械潤滑油塗抹包子等麵製品,到最近的戴奧辛毒雞蛋等食安風暴,甚或農委會打算放寬部分農藥殘留值,在在都讓不可抗力的食安風險,直接威脅消費大眾的身體健康。

如果說政府不重視或不關心食安問題,那是言過其實,但無庸置疑的是,不就因為食安管理政策出了漏洞,要不就是政策虛有其表或徒具形式,使得機制並未發揮控管的實質功能,食安風暴才會接連不斷發生。

行政院於三年前成立食安辦公室,負責協調與整合衛福部、農委會經濟部、環保署、財政部和教育部等權責機關,跨部會強化食品安全管理,蔡政府上台後,行政院更具體推出「食安五環政策」,上自「源頭管理」、「重建生產管理」、「十倍市場查驗」下至「加重惡意黑心廠商責」、「全民監督」。

再者,為求嚴加把關,有效維持品質與安全,另從食品之農地生產、運輸、加工、販售等流程,建構一套密不透風的防制網絡,就是希望達到環環相扣的落實效應;特別是環保署於去年底成立毒物及化學物質局,專責食安源頭之化學物質管理。

以上種種作為,顯而易見政府是玩真的,問題是聯合稽查小組鎖定高違規風險或有毒危害安全的食品供應鏈,雷厲風行痛擊之下,已全面打垮黑心產業了嗎?

行政院食安辦公室宣稱,業經協調六大部會完成跨部會十六個系統介接,並責由衛福部成立食藥戰情中心,專責比對、分析與勾稽,決心守護食品安全可謂面面俱到,但由食安風暴此起彼落的事實來看,答案是否定的,另SOP機制的實質功能,一旦風暴來襲,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強而有力,相對的似乎是「不堪一擊」,至少仍有欠周延之虞。

其次,談到政府的態度與立場問題,總統蔡英文說,我國是否開放進口瘦肉精美豬,以及是否解禁日本核災地區食品,值此國際情勢日益嚴峻之際,將要靜觀其變,也要掌握最適當時機再議。社會大眾不禁要問,「到底是拓展國際舞台重要?還是維護國人的食安重要?」

再觀,驚傳戴奧辛毒雞蛋風暴後,農委會坦言,國內畜牧飼料尚未制定檢測戴奧辛殘留標準,將擇期邀集專家會商後訂定,至於戴奧辛是否納入CAS檢測項目,也還沒有確切的時程。

仔細推敲,上述危機又何嘗不是食安五環政策,已顯現漏洞潛在的跡象,蔡政府如何通盤檢討補破網對應,好讓社會大眾真正遠離食安的威脅,值此就職週年前夕,想必是刻不容緩澈底要解決的民生議題。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