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Celgene張幼翔:細胞療法將成主流 台有優勢
2018-09-06

細胞療法成全球生醫產業熱門議題,行政院BTC委員、Celgene(賽基)副總裁暨全球細胞療法製造總監張幼翔指出,未來5~10年,CAR-T價格將大降至目前的10分之1,成為最主流的癌症療法之一,帶來革命性發展,適應症也會由血液腫瘤擴及實體腫瘤。而台灣可望在製程成本創造競爭優勢,接軌國際。

曾任職基因泰克與羅氏,並擔任過羅氏副總裁的張幼翔,和楊育民一樣都以製程技術見長;有鑑於細胞療法將成趨勢,他轉戰Celgene出任副總裁暨全球細胞療法製造總監,是該公司職位最高的華人。Celgene今年1月宣布以90億美元收購細胞療法的朱諾(Juno)。

台北醫學大學特聘教授黃彥華表示,自1997年以來,全球核准上市的細胞治療產品有55個,其中韓國占比達36%,但台灣尚未有核准上市的細胞產品,目前進度最快的產品也只在臨床二期。而在CAR-T市場中,全球共有215家公司投入此領域,中國就有68家高占三分之一,台灣目前則沒有任何一家CAR-T公司。

張幼翔指出,CAR-T的作用機制是透過人體免疫系統中關鍵的T細胞,加上一個會識別特殊癌症的標靶,以達到治癒癌症病患的效果,目前在血液腫瘤的治癒率很高,只是醫療費用就超過30萬美元,還處於很難普及化的階段。因此,未來5~10年內,細胞和基因療法的產能需求將十分可觀,而台灣的機會就是產能製程的競爭利基。

他認為,台灣雖然尚未搭上CAR-T技術,但CAR-T很重要的分子生物學和病毒學的技術,中研院的研發能量都很強,加上台灣生醫領域的人才素質很高,生產製程成本也遠低於美國,未來只要能祭出稅率優惠的牛肉政策,就可以吸引國際大廠來台投資建廠或結盟國內廠商。

張幼翔表示,CAR-T的製程設備相較於單抗的設備和基地面積,不僅簡易,且成本更低,未來在製程自動化、原料生成成本下滑,都可能讓CAR-T的生產成本大幅下降,預期未來5~10年內,CAR-T的療程價格可能降到目前的十分之一,癌症控制也有機會變成類似一般慢性病,而不再聞癌色變。

(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