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洪子仁:新思維、新策略 突破國際醫療新發展
2019-10-01

洪子仁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

近日報載,衛福部在新南向專案會議中提出為輸出台灣醫療產業服務,建議由政府與民間財團合資成立海外醫衛投資開發公司,結合民間與政府資金組成的「新南向醫衛國家隊」,透過投資或與當地合資在新南向國家設立新醫院或經營醫院,將台灣醫療產業優勢推展出去,消息出來,令人感到振奮!

政府可望開放看準台灣醫療品質佳、技術先進且價格合理,發展國際醫療服務應具相當競爭力,反應在醫院建設諮詢服務、醫院經營管理顧問及醫材藥品採購輸出等,在新南向國家投資設立境外醫療機構,透過自有醫院將病人轉回母國醫院就醫;這不但可以連結新南向國家經濟發展帶動人民醫療需求。

另一方面以當地台資醫院為據點達到後續病人轉診國際醫療的經濟效益,讓台灣與新南向國家以醫療建立可長可久的信賴與合作夥伴關係。這跟過去海外醫療發展受限於衛福部對財團法人資金運用的高度監管,雖有資金,卻無法投資本法人之外的境外醫療機構比較有了巨大的進展。

回顧衛福部2018年起提出「新南向一國一中心計畫」,以印尼、印度、越南、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為首批重點項目,集結台大、成大等醫院組成國家級團隊開創新南向國家之國際醫療服務,今年新增緬甸由新光醫院取得,形成新南向七國七中心,共同為推動新南向國際醫療而努力。

既有一國一中心計畫打頭陣,加上設立海外醫衛投資開發公司的政策,對於帶動病人回流發展與資金有效應用起了推波助瀾之效;境外病人於當地合作醫院就醫後,若有進階醫療服務需求,可將病人轉診回台灣醫院,活化國際醫療服務連帶將資金回流母國醫院,同時減少台灣醫院對健保收入的依賴;再者對於台灣醫療機構而言,熟稔醫療產業並具備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人才,踏足境外醫院投資與經營應非難事,政策的推展有機會成功建立台灣醫療品牌為國際醫療發展開創出新的商機。

舉新加坡醫院公司化經營為例,2003年新加坡政府開始推動國際醫療,當時並非單純為了創造醫療收入,而是為了提升當地民眾的醫療水準,因為新加坡政府深知以400萬人口數勢必無法滿足醫院規模成長的需求。透過開放政策與具彈性的法規制度吸引財團以公司化經營成立連鎖醫療集團,投資海外醫院診所設立分支機構以協助境外病人轉診到新加坡就醫,海內外串聯一條龍的管理策略提供國際病人無時差的醫療諮詢與即時的轉診醫療服務,成功帶動新加坡成為鄰近國家居民跨國醫療的首選,創造新亞洲第一的醫療品牌形象,新加坡政府正是成功政策的幕後推手,一舉帶動國家經濟成長外,更為民眾帶來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反觀台灣,具備發展國際醫療潛力,大型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集結高科技設備、先進醫療技術、合理收費價格、效率化的檢查及精實就醫流程集優勢於一身,但在國際醫療發展上卻面臨資源難以整合,醫療產業法規侷限,造成台灣國際醫療發展受阻,在這個關鍵時刻,政府揚棄過去的舊方法願意以新思維、新策略主動出擊,出面整合政府與民間資源成立海外醫衛投資開發公司到新南向國家投資醫療健康相關產業,將醫療深根南向國家投資獲利帶回台灣醫院,建立優質醫療品牌形象帶動國際醫療發展,台灣醫療在全世界發光發熱。

(本文刊載於工商時報)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