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台美跨國研究 全球首度找到顫抖症成因、開發小腦腦波技術檢測
2020-02-19

台大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組成台美跨國合作團隊,首度找到顫抖症的致病成因,來自小腦的不正常共振,進而開發全球第一個小腦腦波技術來檢測,已有多家國際藥廠利用來開發新藥。

台大醫學院藥理學科暨研究所助理教授潘明楷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醫師郭昇翰團隊全球首次找到顫抖症致病機轉,研究在今年1月登上國際頂尖轉譯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並吸引美國、日本等國際藥廠利用此研究發現翰開發的檢測工具開發新藥,潘明楷今天在科技部發表研究成果。

潘明楷表示,原發性顫抖症最常見的動作障礙疾病,成人有超過4%有此疾病,老年人更高達20%,盛行率更是帕金森氏病5倍,對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困擾,至今疾病成因不明、缺乏客觀診斷工具,而且目前藥物效果不好。

而顫抖症過去成因不明,潘明楷指出,主要是因為全基因定序研究中,不同研究找到的基因並不一致而無法解釋;此外,往往有明顯的環境因子交互影響,例如飲食中的咖啡、醬油或烤炸煎過的肉類,或是抽菸都可能會造成顫抖,目前臨床也很難診斷,只能依賴臨床觀察,因此對未來藥物開發有很大的困擾,至今美國FDA只有核准2種藥物治療顫抖症,但是有效率都小於50%。

潘明楷表示,小腦是控制動作協調的地方,團隊透過光遺傳學技術,發現顫抖症病患的小腦細胞中,控制神經連結的GluRd2蛋白會減少,導致小腦神經纖維的過度增生,使得小腦細胞產生過強的連結,造成小腦神經得過度共振,進而產生顫抖症狀。

潘明楷指出,而由於找到上述機轉,小腦神經的共振異常,更可以成為檢測原發性顫抖症的第一個生物標記,幫助顫抖症的臨床診斷和藥物開發。

潘明楷說明找到機轉的關鍵,在於團隊結合哥大完整腦庫、病理專長,及台大活體動物研究及先進光電技術,先從顫抖症病患腦庫的病理分析,觀察到顫抖症特有的小腦結構和分子變化,並依此建立動物模式,在小鼠動物實驗中,透過光遺傳學技術,以不同波長的光當作開關來控制神經放電,證明神經和顫抖的因果關係,抑制小腦共振後,發現顫抖的確消失,就算是正常小鼠,經過光照讓小腦共振,也會出現顫抖。

潘指出,團隊也進一步開發檢測工具,透過小腦腦波新技術來紀錄小腦電波,進而了解人體動作和腦部變化,屬於非常簡易、非侵入性的紀錄人的顫抖狀況,過去受限於小腦外有很多肌肉干擾訊號,但是團隊利用更先進的電子科技克服,因此開發出全球第一個可以檢測小腦腦波的工具。

潘明楷也強調,此研究成果屬於科技部神經科學及科技創新專案計畫,團隊加上台大物理系教授朱士維、醫工所林頌然老師的先進光學技術,和心理系教授賴文崧的動物行為回饋系統、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長連正章和清華大學江安世院士的支持才能完成。

(自由時報)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