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展望2021/當遠距已成標配 台灣有機會走出5條智慧醫療大道
2020-12-28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資料顯示。過去一年來,截至2020年12月25日,台灣疫情總病例數僅780人、康復人數640人、死亡人數7人,國內總檢驗數280,159件,足可顯見台灣防疫成效舉世矚目,然而,防疫效果顯著帶給台灣的機會與挑戰又在哪裡?

無關乎是否智慧醫療產業,各產業發展的人流、金流、車流、資訊流、服務流發展都需要生態系的支撐,在歐美各國主要城市都因為疫情而封城的當下,台灣在哪些方面可以成為全球的智慧醫療好夥伴呢?接下來與大家分享台灣在2020這樣的動盪時刻的下一年,該如何沉澱再出發。或許從智慧醫療B2B的遠距醫療、B2C的行動健康、醫療院所內的成本結構、生醫新創的組織再造、給付制度與法規國際調合等5條大路,冀希通往智慧醫療的羅馬之境。

第一大道:當遠距成標配 以面的高度來思考B2B與B2C應用

2020年的大規模傳染性疾病,使得「遠距」(tele/remote)這個關鍵詞,不僅醫療從業人員,就連日常民眾也琅琅上口。遠距概念深植人心,就是破壞式創新的一個絕佳切入機會,如今所有人都有意識透過科技輔助生活、協助工作、提升安全的重要性。希望將接觸降到零的負壓隔離病房服務;希望將檢傷分類線上化、數位化、遠距化;希望遠處的病症就可以線上診斷、開處方、送藥、準確用藥、定期追蹤。

上述的目標,必須以面的高度來構思與執行,才有機會真正幫到醫療院所、地方體系、整座城市。以負壓隔離病房來說,不僅是通風消毒系統、不僅是視訊機器人、不單單是無線生理量測儀器、不僅是漂亮的工業設計,更重要的是以上空間、物件、人員、檢體之間的互動應對關係,以及連線管理平台,是否所有都互聯、是否能夠直接與中央機關回報、是否能夠整合與串接既有醫院的工作流程與資訊系統。

第二大道:想要遠距B2C水到渠成 先協助配套建立與共推法規革新

正如大家戲謔所說「驅動各產業數位轉型的是COVID-19」,未來醫院的概念「急重難罕在醫院,其他都可以社區或居家執行」,急診的檢傷分類概念也是如此,如果必要的病症才到醫院來,小病線上看就好,反正處方開立後,藥品就會配送到家裡,還會有線上藥師與個管師提供衛教諮詢服務,那為什麼還要到醫院人擠人?先排除人性溫暖的需求,如果疫情的嚴重度,已經無法讓人到醫院承受交叉感染的風險,如果疫情持續幾年過後,民眾已經習慣科技看診,那這些技術做得到的服務,自然會有落地的機會。

第三大道:先瞭解醫院有多少預算?先找出醫院最重視的事

如此幻想起來美好的B2C的行動健康與遠距醫療混合的全新醫病關係,是否有機會成真,都與各地醫療體系的給付制度與成本結構緊密相關。瞭解目標市場的利益關係人結構,包括醫療服務提供者、醫療服務接受者、醫療設備供應商、醫療支出給付者等的思維,都是台灣要切入全球性智慧醫療必須做的整合性功課;以美國市場來說,專利布局、通路經營、品牌形象,都將是台灣科技廠與新創企業必走之路。

第四大道:生醫新創的再創業 過去的經驗都是養份

台灣生醫新創過去幾年已有數百家甚至超過千家的誕生,2020年DIGITIMES也整理了超過500多家的中英文新創資料庫,其中醫療約莫150家,在這150家生醫新創當中,題目各異、若有雷同也將成為未來合作的潛在夥伴;重新選題再創業的人員流動、跨領域知識人才的再利用、前段創業經驗的後段傳承、創業家的挫折經驗分享,都將協助生態成員不斷奠基下一次成功的營養土壤。這也將是創新創業風潮吹到一個階段,必須接續下去的另一陣旋風。

第五大道:維持基本安全的醫療法律怎麼走 助台灣飛進國際

科技總是走在法規前面,法律本是最低標準,上述的很機會與應用情境,也需要有全新法規的支撐;無論是軟體或是硬體的醫療器材開發上,安全和確效的標準,在歐盟與美國這兩大市場的新法規如MDR和QSR,都將許多細節制訂得更加詳細,同時也要求醫療器材商要聘僱擁有專業訓練學歷的法規人員,在在都替台灣衛福部食藥署醫妝組、工研院量測技術發展中心、許多大學的醫工醫技醫藥科系,創造了整合性的人才培育商機。

不僅醫材出口、醫材法規人才也可以深入世界各地的醫療器材產業,上述組織未來有很大的機會協力培養大量的醫療法規人才,無論是在台灣企業上班,又或在東亞、東南亞的醫療器材公司服務,不僅能夠協助該企業將醫療器材輸往歐美,同時間因為台灣人、台灣情的緣故,或有機會助該企業與台灣在當地的醫療器材公司之間的互動加速。

在智慧醫療仍舊風風火火發展的2021年,推進台灣智慧醫療的力量必須穩定、理性、持續、定期反饋,才能夠在過去10年如同STB計畫滿載設計思考等創新概念的科技醫療先行者播下的種籽正要發芽的現在,銜接上已經將思維、格局、人才、資金、生態、法規、商業給付制度等陸續準備到位的台灣創新力量。

(原始網頁,DIGITIMES/蔡騰輝)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