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分散風險 海外建基地成趨勢
2021-08-10

來源: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

新冠風暴重創全球經濟,為分散產業風險,海外建基地已成趨勢,而有能力生產複雜高門檻產品的委託研發及生產代工(CDMO)廠更成當紅炸子雞,旅美生技企業家暨前羅氏(Roche)營運總裁楊育民,創辦的韌力生物(National Resilience),繼先前在加拿大收購藥廠後,7月底再宣布斥資1.1億美元收購bluebird細胞療法工廠,突顯生技產業已進入大洗牌。

楊育民今年1月間和雅琪創投(ARCH Venture Partners)常務董事Rovert Nelson共同創辦韌力,當時即以首輪募得8億美元資金造成轟動。

韌力不僅已在波士頓取得先前為賽諾菲(Sanofi)所有的工廠,且在加拿大獲取另一個25萬平方英尺的工廠;今年4月,又收購了生物原料藥公司Ology Bioservices。

5月更獲得加拿大政府青睞,由加拿大策略創新基金(Strategi c Innovation Fund)資助1.63億美元,擴張韌力加拿大工廠在mRNA的生產量能,目標是每年生產1.12億到6.4億劑mRNA疫苗。近期則是先以1.1億美元,收購藍鳥在北卡羅來納州的慢病毒載體(lentivirus vector)工廠。

保瑞董事長盛保熙認為,製藥產業的專業分工和前進海外建基地已成趨勢,近20年來生醫產業蓬勃發展,其中有很多虛擬的生技公司,只有臨床、研發,而將CDMO生產委外;另外,以大藥廠的經濟規模,要維持生產製程的穩定比較困難,甚至基於成本控管,近年來國際大藥廠比較專注投資研發技術或建構通路,而將生產委外,這個國際代工需求上升的現象,帶動專業CDMO廠的成長,並以經濟規模提供有競爭力的成本給客戶,也讓CDMO廠的日益重要。

另外,疫情嚴峻的印度,學名藥、原料藥無法出口,泰國也因災情緊張,其代工的AZ疫苗無法大舉供應國外,都是造成產業為了拓展營運版圖、分散風險,而不得不前進歐、美、大陸等龐大藥品/醫材市場布局的主因。

大江董事長林詠翔表示,隨著該公司近年在美國營收占比逐漸攀高,收購NewAge猶他州的生產設施及代工銷售業務,可縮短市場供應鏈,加速該公司美國營收將步入高速成長期。

而大江已與台塑生醫共組台灣生技大聯盟平台,透過雙方資源挹注,尋找合意投資標的,前進國際打世界盃。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